他说:“中俄建交75年来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前景。”
他表示,双边关系持续发力。中俄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精神,将两国关系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携手走出了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互动,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中俄关系的巨轮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张汉晖指出,两国务实合作强劲有力,中俄经济优势互补,具有强大韧性与合作潜力。
他说:“尤其近年来,两国务实合作克服外部压力冲击,呈现出基本盘稳、驱动力足、互补性强的特点。一是货物贸易规模大幅提升。中国连续14年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3年双边贸易克服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提前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2000亿美元目标,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两国贸易本币结算比例已超90%。今年1—8月,中俄贸易额达到15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二是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能源贸易‘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他指出,两国项目合作稳步推进。两国能源、化工、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重大项目合作顺利实施,黑河界河公路桥、同江界河铁路桥陆续通车,成为造福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发展之桥”。四是企业和地方合作展现活力。两国企业和地方互访代表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中资企业积极探索在俄本地化生产。2024年5月,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地方合作论坛在哈尔滨成功举行,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靓丽“名片”。
中俄都是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两国文化合作历史悠久,交流基础扎实稳固。早在1956年,中苏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文化合作协定》,两国互赠艺术展品,互派艺术团体交流演出。2000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成立,成为中国首个副总理级对外人文合作机制。
张汉晖说,委员会成立以来,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为两国人文交流规划合作方向、协调各方工作。二十余年来,委员会规模不断壮大,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扩展到旅游、媒体、电影、档案、青年等诸多领域,合作规格不断提升,品牌项目更加多元。
2006年以来,两国开创性地举办大型国家级人文交流主题年活动,国家年、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旅游年、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年、体育年以及正在进行的中俄文化年等都极大推动了两国各领域人文交流合作。近年来,双方成功互办文化节、电影节、文化论坛、文化大集,互派演出团体、艺术展览,参加在对方国家举办的国际艺术节和艺术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有力增进了中俄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巩固夯实了两国世代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
最后他表示,战略协作紧密“给力”。中俄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成员国,始终坚持不懈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10月2日,俄罗斯和中国庆祝建交75周年。苏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后的第二天就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