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双边合作基石坚固。自2023年起中国连续15次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根据马来西亚官方的数据,去年双边贸易额达989亿美元,其中中国占马来西亚对外贸易的17.1%。
2024年第一季度批准了24个联合生产项目,总投资7.177亿美元,巩固了中国作为马来西亚最大海外投资者的地位。
作为马来西亚代表团的一部分,政府主要负责经济的部长们以及一些大型工业和建筑公司的负责人也来到了北京。他们在“二线”的会谈主题之一很可能是中国企业为东海岸铁路之外的另一个铁路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这里指的是吉隆坡和马来西亚与新加坡边境点之间建设一条高铁。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的政府去年恢复了该计划,但警告建设资金不会由纳税人提供,而是将基于私人和外国借款,马来西亚至少占51%的份额。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于 2018 年在该项目启动约八年后提出搁置这个高铁项目,理由是成本过高。该项目于2021年正式取消。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大洋洲中心主任德米特里·莫夏科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这是一个政治和经济上短视的决定。
莫夏科夫说:“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相信该项目非常有利,它将连接本国两个最大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但时任总理坚决反对,其中担心会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到了今天,该项目的效果和前景已毋庸置疑,而中国在东南亚铁路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也使它成为马来西亚天然的合作伙伴。该项目对中国来说也很有益,因为它将通过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昆明与新加坡连接起来。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其经济和政治利益显而易见,马中之间的利益也是一致的。该项目将反映中国作为东盟国家最大的贸易和经济伙伴以及主要投资者之一在该地区发展中的真正作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马来西亚元首会谈时表示,中方支持马来西亚明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愿同马方一道,推进东亚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就重要热点和国际问题加强沟通协调,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葛红亮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马来西亚始终是中国在东盟的重要合作伙伴。
葛红亮说:“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年,马来西亚总理和国家最高元首相继来华访问。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年份,无论是两国发布的关于深化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还是此次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成果,都可以看出双方不仅在总结过往50年的发展经验,也是在通过高层引领为中马未来的关系发展奠定良好的框架性基础。特别是今年五月李强总理到访马来西亚,双方提到了在中马命运共同体框架下,推进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领域的发展。”
葛红亮认为,马来西亚一直在努力为东盟与中国的互动做贡献,中国或能通过加强与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的合作推进其地区议程。
葛红亮接着说:“在推进中马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文件声明还是各种座谈会上,都提到了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成员国,对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发展的价值问题。一直以来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之一,其经济总量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二。同时,马来西亚还在东盟内部长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历史上多次推动了中国-东盟以及东盟一些双边关系的进步。比如2002年在柬埔寨金边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与马来西亚的努力有着直接关系。而且马来西亚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成员国,这本身就具有一种引领价值。”
从当下角度来看,中马贸易在中国-东盟贸易中始终占据前列位置,马来西亚更是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可以说双边经贸投资往来紧密。而在当前地区产业链面临调整且不稳定的情况下,中马在包括新兴产业在内的诸多领域,尤其是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提出‘工业4.0’转型相关的一些产业领域的合作都走在前列,开创的新合作模式“两国双园”也被人称道。因此在经济领域,中马合作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业领域,比如产业链价值链的重塑和韧性打造方面,同样具有高度示范价值。
马来西亚总理今年5月表示,马来西亚已将自己定位为美国领导的芯片联盟的替代者,并致力于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此次北京谈判体现了两国领导人高度的政治互信和良好的合作潜力。此次访问表明马来西亚将自己的未来与中国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马来西亚有足够的理由把中国看成自己正在形成的全球半导体生产和分销链中心一个潜在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