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尼于7月27日飞抵北京,对中国展开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为其2022年10月出任意大利总理以来首次访华。28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梅洛尼举行会谈。
李强表示,双方要用好中意政府委员会和各领域对话平台,在不断扩大两国贸易规模的同时,推动贸易优化发展,加强船舶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及中小企业间互利合作。中方支持中国企业赴意开展合作,希望意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安全、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为中国公民赴意提供更多便利。梅洛尼表示,意方致力于发展长期稳定良好的意中关系,愿同中方探索新的合作方式,释放合作潜力,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意方愿为欧中双方坦诚对话、建设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28日下午,李强与梅洛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了中意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中意两国150余位企业家出席。受邀的意大利企业包括轮胎制造商“倍耐力” (Pirelli)、能源集团“埃尼” (Eni)、防务集团“莱昂纳多” (Leonardo)、葡萄酒生产商以及包括杜嘉班纳(D&G)在内的几家意大利奢侈品时尚集团。梅洛尼在会上表示,中意签署的三年经济合作协议涉及“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战略工业领域”,并呼吁中方“与其合作伙伴分享新的知识前沿”。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梅洛尼此访是在中意关系出现摩擦之际进行。2019年3月,中意两国领导人签署了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第一个正式确认愿意参与中国投资计划项目的欧盟创始成员国,也是成为唯一加入该倡议的七国集团(G7)成员国。但迫于美国压力于2023年年底退出,梅洛尼当时表示,意大利正式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因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此举导致梅洛尼推迟原计划去年秋天的访华行程,两国关系因此出现倒退。
此外,中欧贸易摩擦最近不断升温,包括欧盟在去年10月启动反补贴调查后,于7月4日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达37.6%的临时关税,引起中方强烈不满。欧盟要求27个成员国在7月15日前,提交有关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意见。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意大利持赞同意见。中意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对此,尹建龙表示,2019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与时任意大利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由此意大利也成为G7国家中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并且意大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对于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意大利政府更迭,梅洛尼上台执政,在内外压力之下做出了不再续签“一带一路”协议的决定。应该说这是梅洛尼政府对华政策上的一个败笔。
尹建龙认为,此次意大利与中国签订新的为期三年的经济合作协议,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继续推动中意之间的经贸合作,特别是希望中国扩大对意大利的投资,比如在意大利兴建电动汽车的组装厂等。这体现出梅洛尼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投机性。换言之,意大利对华经贸合作的诚意,恐怕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实际上这也是当前欧洲一些民粹主义政客非常典型的特征,即对外政策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和投机性,更多的是从自身党派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在涉及对华关系这类大的外交政策上也缺乏长远打算。所以可以看到,此次协议的期限也仅为三年。
他同时指出,当然,考虑到欧盟对华外交政策的趋势,特别是对中国电动汽车相关产品进行制裁的大背景,中意两国加强经贸合作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中国扩大对欧盟的出口,尤其是电动汽车及相关产品的出口。但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中国与一些东欧长期战略伙伴的经贸合作,比如中国在匈牙利和德国的投资,中意经贸协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弥补中国与这些东欧国家合作的不足,还有待于观察。因为中国与意大利之间具有价值的投资产业和领域不是特别多,而且考虑到意大利政坛的不稳定性,许多问题都还是要打个问号。
尹建龙总结道:“总体来看,欧洲这些国家政治上的不稳定性,以及政策上的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他们的经贸合作。我认为这应该是意大利政府应该汲取的教训。”
中国和意大利于2004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意大利已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意大利在非欧盟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意年度贸易额达739亿欧元,意大利对华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150亿欧元,超1600家意大利企业在华业务活跃,涉及纺织、机械工程、制药、能源和重工业等领域。诚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所说,希望欧盟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坚持伙伴定位,深化对话合作,促进中欧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