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邦在回答记者相关问题时说,“有影响,但不会很大”。
王在邦分析称,首先,伊朗对以色列发动报复性空袭,标志着中东局势由先前的“以色列和哈马斯”唱主角转到“伊朗和以色列”两个地区强国唱主角。中东冲突升级。
其次,伊朗和以色列都表现出某种克制。从伊朗方面看,伊朗使馆被以色列轰炸,多人伤亡,伊朗不报复不行。不报复,有损伊朗地区大国和伊斯兰世界大国声誉和地位。但伊朗也不想彻底翻脸。伊朗拖延了几天才对以色列发动报复性空袭,明显是给予以色列有时间做准备。空袭的规模和造成的破坏都相当有限。空袭过后,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就表示报复性行动已经结束。同时也放话,如果以色列反应过度必将引发更强烈反击。这就等于给以色列下台阶提供了梯子。以色列也心领神会,学校恢复正常上课。
再次,伊朗报复性空袭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战略意志和决心,增强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士气和凝聚力,巩固了伊朗的地区大国和伊斯兰世界大国的地位。如果以色列采取强有力反击,有可能导致中东局势的范围和规模扩大化。
王在邦强调,最后,从美国纠集盟国集体护航红海应者廖廖看,本次伊朗以色列冲突,只要以色列反应适度,中东局势仍然处于局部可控状态,北约直接卷入的可能性不大。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4月14日凌晨发表声明称,向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此举是对以色列4月1日袭击伊朗驻叙利亚领事馆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