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公司于2017年关闭了该市的工厂,据称,因为美国市场充斥着廉价进口产品。今年春天,它将再次开始运营。在拜登政府已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框架下,这家工厂获得了绿色能源投资。据财政部称,该法案将为某些清洁排放能源生产行业提供近 4000 亿美元的税收优惠和国家补贴。
与此同时,美国财长确认,正是中国政府的补贴造成了太阳能、电动汽车和锂电池领域的产能过剩。这些中国产品廉价出口,大量涌入美国。据称,阻碍了相关美国绿色科技公司的发展。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副教授伊万·波波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评论道,经典模式是美国能做的,就不让中国做—不会因谁入主白宫而改变。
她说:“拜登正在推行与特朗普相同的对华歧视政策,只是不直接,而是略显狡诈。实质仍是抑制中国的增长并为霸权提供单方面优势。中国是美国在这里的主要竞争对手。就经济潜力而言,中国是当今唯一一个能够通过提高市场地位在全球销售市场竞争中构成真正挑战并超越美国的国家。中国在美国的压力下仍然非常一贯和冷静,正在建立自己的天然优势。控制所有稀土金属的是中国,而非美国和西欧,这增强了中国相对于西方竞争对手的战略优势。”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研究员钱亚旭博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耶伦的声明存在明显的双标。
她说:“中国商品在竞争力方面确实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并且正在向规模优势转变。这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海外市场构成冲击。然而,其他国家应该致力于在产业竞争上下更多功夫,而不是采取泛政治化的手段来打压中国的这些产业。耶伦还称赞美国的《通胀削减法》,该法案实际上是政府对本土的新能源产业(如电动汽车)提供补贴。这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还试图吸引整个欧洲的产业链转移到美国。但是,对于中国的产业优势,美国却采取了政治手段来打压,这是不公平的。”
美国财长还表示,在北京即将举行的会谈中,她会将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一个关键议题。预计她可能于4月初第二次访华。 专家钱亚旭表示,不公平对待中国出口的问题,可能会恶化北京的对话气氛。
她说:“这样的逻辑显然不利于中美之间的会谈。如果美国对待中国采取双重标准,那么可以想象会谈很难取得有效成果。即使举行会谈,也可能会是‘鸡同鸭讲’。因此,在美国对中国崛起采取打压战略的情况下,其他各种会谈只能期待最低的结果,即管控风险、避免产生更大的冲突,如战争等。然而,要让中美之间的商业或贸易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取得良好的会谈成果,至少不能让商业领域政治化,而应该从商业逻辑出发,加强合作,进行良性竞争,实现合作共赢。但是,采取政治手段来打压对方,阻止其在赛道上竞争,并通过排他性政策来确保自身在新能源产业上的优势,这就是明显的霸权主义行为。”
周二,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就美国补贴电动汽车生产的《通胀削减法》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该机构澄清说,北京方面打算保护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利益,并保障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平等条件。
与此同时,美国的欧洲伙伴也将美国的这项法案视为对其利益的威胁。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一月份表示,如果欧洲不做出回应,那么美国经济加速绿化将意味着欧洲的去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