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与美国举行该国史上最大型的“护身军刀”军事演习,参演部队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印尼等13个国家,人数有3万之多。
演习于周五启动,直至8月4日。周六,美国和澳大利亚使用“海马斯”火箭系统进行了炮射。澳大利亚陆军少校托尼·普迪(Tony Purdy)表示,乌克兰军方使用的这款武器具有破坏性影响,“将保障能力的显着增加”和必要的“远程准确性”。
演习动用了M1型“艾布拉姆斯”坦克。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有17辆该型坦克在“护身军刀”演习中与其它400件军事装备被装入漂浮式运载工具上。然后,船只将它们运送到距离澳大利亚大陆1412公里外的诺福克岛上。该地位于南太平洋新西兰和新喀里多尼亚之间,坦克已经备好与敌人进行“战斗”。与此同时,根据其它渠道信息,这将是综合性的“地面、空中和海上进攻”。
近18年来,“护身军刀”演习中从未有过此类演练场景。其中心议题是部队和装备在澳大利亚陆地的大数量移动,然后是在海上,以模拟针对某些敌人设阻区域的进攻行动。将假想敌称之为“The Olvanian”,其实指的是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所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大洋洲中心专家阿尔焦姆·贾凌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美国和澳大利亚演习中公开演练可能与中国的冲突。
他说:“军演表明,美国试图将澳大利亚和其它国家拉入与中国的对抗中。这次演练,部分是为了协调假若美国确实与中国冲突时如何协调动作。中国不想与美国冲突,因为中国在该地区有着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与此同时,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失去,而在经济层面,美国无法抗击中国。在政治方面,美方的影响力也在压缩,因此,其影响也在大大减少,因此,武装冲突和该地区的不稳定,可能是美国以某种方式保持其存在的唯一选择,但这只能破坏本地区的未来。”
此前,演习仅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地区的有限参与。但现在,军演已变成全球性的动作,北约主流国家均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德国武装力量的210名空降兵和海上陆战队也首次参加了演习。德国很早以前已成为北约框架下美国的最为亲近的伙伴,是欧洲再军事化的核心国,是为乌克兰提供援助、与美国和北约共同反对俄罗斯的主要国家之一。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弗拉基季斯拉夫·别洛夫认为,德国参加“护身军刀”演习,符合北约向印太地区强劲挺进战略。
他说:“北约国家参与澳大利亚军演间接证明,北约在向亚太地区挺进,尽管演习本身并非以北约为名头。北约在该地区的利益,首先由AUKUS参与国来代表,所有行动均与对抗中国有关。对美国和其盟友来说,中国是令其不快的要素。德国参加此类演习,是其很早以前政策的延续,与有意承担更多责任、解决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冲突局势有关。显然,首当其冲的是未来可能发生冲突的台湾地区。美国在向自己的盟国和伙伴表明,已为参加冲突做好了准备。”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北约成员国参加澳大利亚军演,其前提是亚太地区正越来越“北约化”,这是对本地区安全状态的严重破坏。
他说:“此次‘护身军刀’演习以演练美国同其盟国和伙伴多种武装力量的协调配合为目的,从目前公开的参加军演的兵种、行动、计划、地点等来看,主要操演海上、海陆与海空作战,所选择演习的水域和岛屿、海滩同中国南海甚至台湾岛的部分地形相似,因而针对中国进行军事冒险的战术意图明显。‘护身军刀’军演原来为澳美两国之间的军事演习,而此次军演则纠集了13个国家,规模为史上最大。尤其是在美西方此前炒作和推动“北约亚太化”的背景下,此次军演将德国、法国、英国也拉进亚太地区,这将严重搅乱本地区的安全局势。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次军演看似气势汹汹,阵仗庞大,但是其内部聚合力和战略动能十分薄弱。事实上,参加这次演习的大多数国家是在美西方压力之下“受邀”参与,而实质上从其自身国家战略来看并无对中国进行军事冒险的能动性。即使这次军演的‘主角’澳大利亚,也并不是决意与中国对抗。而且此次军演涉及澳大利亚西部、北部和东北沿海,显然意图将澳大利亚深度卷入军事冲突的漩涡中,有悖于澳大利亚长远、整体的国家战略。 美国把其剑指中国的‘印太战略’强加到亚太地区,严重威胁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这已经引起了美国一些盟国和伙伴的强烈忧虑,也将进一步激发本地区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警惕。”
上周,日本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以及澳大利亚士兵首次在澳洲进行了射击演练,这是“护身军刀”演习的前奏部分。演习框架下,试射12型“地对舰”导弹。此类反舰系统的行动半径是200公里,它们将在本地区冲突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美国在本地区与中国对抗中的另一个盟友是韩国。该国也将在澳大利亚测试先进武器,比如运到这里的“天舞”(Chunmoo)多重发射火箭系统。也许,日本和韩国将这些演习视作发展本国军事工业的机会,试图证明,这些装备适合各种气候条件,可在全世界使用,以此增加武器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