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为期十天的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顺利闭幕。在本届电影节入围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53部作品当中,世界首映达36部,国际首映达12部。
最终,由日本导演熊切和嘉执导的《658公里、阳子的旅途》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三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中国演员胡歌和大鹏分别凭借《不虚此行》和《第八个嫌疑人》摘得最佳男演员奖;中国导演刘伽茵凭借《不虚此行》获得最佳导演奖;西班牙影片《遗迹的声音》摘得最佳摄影和评委会大奖;中国导演陈仕忠执导的《寻她》获得艺术贡献奖。
中国严肃电影质量提升,下半年市场回暖较为乐观
北京艾尔米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导演、制作人杜粮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电影整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得益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所谓的“热钱”逐渐离开电影行业,电影工作者能够更加专注于创作,有利于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严肃电影作品。
他说:“电影节上主要看的是严肃电影,也被称为作者电影。这些电影不一定直接与市场挂钩,但它们在电影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相对冷淡的市场给了电影人更多安静创作的时间,使他们不再追逐市场,而是追求用更小的成本创作出品质更高的严肃电影。因此,中国电影在严肃电影领域,在至少是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的表现不错。此外,今年中国电影也开始在戛纳、柏林入围主竞赛单元,这证明了中国电影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不错的进步,质量得到了提升。”
此外,影评人释凡在采访中强调,中国电影的宣传营销和话题性也在增强。相比外国电影,中国电影在市场运作方面可能做得更好。
他说:“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的电影为例,中国电影的营销非常热火朝天。即使三部获奖的中国影片不是主流大片,但它们在电影节上也进行了很多的宣传,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不仅仅是质量提高的问题,也与它们自身的营销有关。在商业操作方面,中国电影已经比以前更加成熟。”
杜粮导演指出,下半年将会集中上映一批非常不错的中国国产商业片。许多影片在上海电影节开幕之前就获得了“龙标”(电影公映许可证),得以在电影节上放映,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所以,对下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回暖可以抱有乐观的态度。
他说:“下半年在市场领域,尤其是票房表现上,国产电影将更具优势。这是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在海外电影市场上,好莱坞传统电影开始出现类型重复、题材重复、形态重复以及观众对它们审美疲劳的情况,因此,国产电影在下半年的发展前景将非常良好。”
俄罗斯电影人更加重视中国市场,中俄合作潜力较大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俄罗斯作为拥有雄厚电影创作实力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电影行业的合作。
今年有三部俄罗斯电影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分别是:奥克萨娜•贝奇科娃执导的《妮娜》、安德烈•克列切托夫执导的短片《故园》、格奥尔吉•博古斯拉夫斯基执导的动画片《偷来的旋律》。最终,《故园》荣获最佳短片奖。
不过,两位电影工作者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这部短片的获奖难以提高俄罗斯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和受重视程度。
释凡指出,“俄罗斯电影太小众了,《故园》这部短片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短片奖不能代表着俄罗斯电影在中国有很大市场。短片本身就不是电影市场的产品,获奖可能会使得这部片子在中国的优爱腾网站上获得很好的推荐位,获得很大的流量。”
然而,杜粮也强调,虽然这部俄罗斯短片获奖对中国观众或市场的影响并不会那么大,但对俄罗斯导演和创作团队来说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让中国的评委对俄罗斯电影有了新的认知,而这对俄罗斯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尤为重要。
他说:“俄罗斯电影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最大挑战在于认知度太低。过去在中国市场表现较好的俄罗斯电影,例如《T34》《绝杀慕尼黑》等,培养了一部分喜欢俄罗斯电影的中国观众,但后来又逐渐消失了,这是非常可惜的。现在的问题是,能否让中国观众再次记起来俄罗斯电影、对俄罗斯电影有一个新的认知,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杜粮表示,对此可以持乐观态度。因为今年俄罗斯最优秀的电影公司都来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说明俄罗斯电影人更加重视且渴望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与中国电影界建立更多的合作。
他说:“这是过去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俄罗斯几乎所有优秀的电影公司,不论是制作电影、动画片还是电视剧等,都来中国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推广和交流,这是非常难得的。市场并不是等来的,而是逐渐打造和培养起来的。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市场永远都不会有所改善。既然我们都在努力做这件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好,对此我是乐观的。”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电影节之一。它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始办于1993年10月。电影节的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