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近年来双边关系发展顺畅,在很多国际和区域事务上双方都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埃尔多安通过两轮选举胜出,面临着国内外复杂局势,尤其是西方对其再次胜出颇感不适的背景下,土耳其更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在中东热点问题降温和促进和平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有利于中土关系向更高的层面发展。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充满抱负的土耳其更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与土耳其关系未来通畅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多边主义和捍卫公平正义,也有利于中东局势的进一步好转。中土关系合则两利,未来前景看好。”
他具体指出:“根据有关经济观察组织的数据,2021年土耳其向中国出口了价值37.9亿美元的商品,主要为大理石和铁矿石等。当年中国向土耳其出口了316亿美元的商品,其中广播设备、电脑和疫苗位居榜首。据专业分析网站“丝路简报”(Silk Road Briefing)称,截至2022年,共有1148家中国企业在土耳其注册,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中国对伊斯坦布尔运河项目也表达了兴趣,2020年中国财团收购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亚武兹苏丹塞利姆大桥(Yavuz Sultan Selim Bridge)51%的股份。”
“经济问题是土耳其本次大选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埃尔多安同反对派展开选票争夺战的重点领域。2018年以来,土耳其饱受货币和债务危机的困扰,尤其是在去年10月通胀率飙升至85.5%,创24年来新高。今年2月的大地震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以及战后重建所需的高额财政支出更是让该国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埃尔多安此前在竞选中承诺要将通胀率降低到个位数,促进经济增长,并提供600万个新工作岗位,大力推动旅游业。同时还宣布了诸多惠民举措,诸如民众可以免费使用黑海天然气一个月,为土耳其公共部门员工大幅加薪45%等,并且宣称‘不会让任何人被通货膨胀压垮’。可以想见的是,虽然埃尔多安成功实现了连任,如何带领国家走出经济发展泥潭仍将是土耳其政府需要着力摹画、倾力而为的治理议题,仍将长期扮演政府治理得与失的‘晴雨表’。”
刘姜说:“不少时政评论人员注意到了这一点,‘在2016年未遂政变后,当土耳其寻求解决其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方法时,中国成为了一个适当的选择’,乔治·马歇尔欧洲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居内伊特•古雷尔(Cüneyt Gürer)评论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索内尔•恰普塔伊(Soner Çağaptay)也表示,土耳其目前的经济危机促使埃尔多安转向中国寻求帮助。‘经济外交’在近两年已成为土耳其外交实践的亮眼手笔,与诸多区域国家的双边关系‘破冰’为安卡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沙特阿拉伯今年3月向土耳其中央银行存入了50亿美元,土耳其和阿联酋也在当月签署了一份自由贸易协议。这样的以和缓促发展的势头在未来很有可能将延续下去。”
他解释道:“特朗普政府时期就对土耳其施加了包括大幅提高钢铁关税在内的经济制裁。而在此次大选中,来自西方的打压成为埃尔多安调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而打出的手牌。今年3月,美国驻土耳其大使杰弗里•弗莱克曾与土耳其反对派领导人科勒驰达奥卢会面,遭到埃尔多安猛烈抨击。他直言:‘我的大门已经(对弗莱克)关闭’,在这次选举中‘我们需要给美国一个教训’。埃尔多安还在选举集会上公开指责土耳其反对派与美国总统拜登合作,企图推翻他。随着埃尔多安的成功当选,土耳其的内政外交转型将保持相当程度的连续性,可以预见的是,来自西方的经济、外交施压同样会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