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德国外长在谈到她的中国之行时,更多的是重复了她领导的绿党的反华主张。她承认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也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她说,德国愿意尽可能与中国合作,但警告不要重蹈覆辙。她说,错就错在天真地以为通过贸易可以推动政治问题的解决。这位德国外长还表示,中国正日益成为德国的制度性竞争对手,而不是其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
独立分析师和中欧关系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 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欧洲主要国家和欧盟领导人频繁访华反映了中国在欧洲政治中的优先地位。这些访问加强了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恢复和发展的趋势。欧洲人同中国打交道,意识到自己正在与实际上的世界领导者打交道。在德国联邦议院贝尔伯克向自己所在的政党汇报了此次访华的其中一个版本。 但显然还有另一个,而且也是她访华的主要组成部分。战略对话取得了积极成果,促进了双边合作的发展。最有可能的是,贝尔伯克认为向整个欧洲谈论它是不合时宜和不合适的。这可能会让贝尔伯克和她的政党丢脸。她在联邦议院发表的严厉反华言论与在中国发表的温和言论形成鲜明对比,这并非巧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德国外长是带着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来华访问的,无法摆脱这些既定印象。
胡春春专家说:“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德国外长通过首次短暂访华能够对中国产生一些深刻认识或新印象,但是在其与中方高层官员和企业界、社会人士都有所接触后,仍然发表这样的观点,着实让人感到有些失望。贝尔伯克看似与中国各领域进行了交往,然而实际上只是带着既定印象来了一趟,随后回国又重复了一遍自己过去的态度。目前欧盟基本上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所谓的制度性挑战者。而德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欧盟优先原则,所以他也不会离这一三重定位很远,更何况欧盟的观点原本就是德国提出的。”
胡春春专家认为,德国各政治力量对中国的不公正看法不应该阻碍国家层面的双边关系发展。
胡春春专家接着说:“当前德国政界不同的政治力量、经济界不同的大小企业,包括文化界和大众社会,大家的对华态度和与中国接触的方式可能都不太一样,每个人的意识形态、立场和利益诉求也有所不同。从政界来看,总理朔尔茨的执政风格相对更加稳健,外长贝尔伯克则体现了绿党新生代政治家的激进意识形态。但无论是怎样的意识形态,如果是成熟且负有责任的执政政党领导人,应该都会与经济界乃至社会各界进行充分的交流后再做决策,而不是一味坚持自己的原始立场。德国现在是三党联合执政,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政党作为主导。若出现不同意见,无论内政外交,最后的大方针均由总理决定。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涉及方方面面,我们也无需过度将注意力集中在德国外长的言论之上。因为资本具有逐利性,企业在哪些市场能够获得成功不是外长能够决定的。”
据 POLITICO 报道,德国外长周三支持由绿党成员罗伯特·哈贝克领导的经济部和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关于需要审查与中国港口运营商中远海运集团就汉堡港达成的交易的决定。去年由社会民主党人朔尔茨领导的德国政府允许一家中国公司收购汉堡港“福地”( Tollerort) 码头 24.9% 的股份。但现在德方认为汉堡港为“关键基础设施”,因此中国入股份额不应超过 10%。绿党和自由民主党代表最初反对这笔交易,对他们对自己认为的中国的不当影响表示担忧。显然与中方的投资合作正受制于德国党派政治矛盾的影响,这不能不让中方对柏林作为经济伙伴的可靠性产生强烈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