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5日新西兰外长马胡塔将访华。这也是2019年以来首次访华。出发前新外长表示打算讨论贸易、气候、环境和人际关系等问题。马胡塔表示,这些都是新中合作的领域。她称中国是新西兰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新西兰在文化、教育和体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联系。
周一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强调了新西兰恢复与中国面对面接触的重要性。在政府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不排除在今年年底亲自访华。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少峰日前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与新西兰的关系处于相对稳定阶段。赵少峰专家说:“目前中国与新西兰的关系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两国间没有严重的分歧和隔阂,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频繁,在一些国际事务上的合作也较多,特别是在南太地区问题上合作态势良好。此次新西兰外长访华,或将进一步推动中新在外交、经贸、地区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要合作。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赴新西兰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预计访问也会促进留学领域的合作发展。”
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是中国和新西兰与大洋洲国家合作同样成功的领域之一。赵少峰专家认为,这个话题可能成为此次北京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他说:“当前围绕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发展问题,新西兰做出了很多贡献,同时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应该说两国加深合作将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尤其是气候变化是地区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应对气候变化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只有国家间开展合作,才能真正应对气候变化。新西兰在这方面对小岛屿国家提供了不少支持,比如在排水、供水、水污染处理和新能源方面。同样中国在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提供了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新能源应用等帮助。此次新西兰外长访华,可能也会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新西兰官员表示,在此次北京会谈中,新西兰外长打算表达对乌克兰危机等关键安全问题的担忧,并重申新西兰的人权价值观问题。新西兰赞同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乌克兰周边事件的评估。她还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批评北京涉嫌侵犯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的权利。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在中新北京会谈前夕访问了惠灵顿。据新西兰网站Newsroom. 报道,这位美国外交官对新西兰加入 AUKUS 联盟非核项目的前景持积极态度。该网站指出,此举当然远离现实,但不太可能在北京引起强烈反应。
美国正企图让新西兰参与自己与中国的竞争,阿尔乔姆·加林专家专家就此评论道:“AUKUS本质上是反华的,有遏制中国的意味,所以如果新西兰开始参与,即使是军事同盟的非核部分,也会对它与中国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库尔特·坎贝尔在新外长访问北京前夕到访惠灵顿表明,美国现在在于中国争夺新西兰。在惠灵顿与美方会谈后立即前往北京,表明中国从新西兰务实、理性的利益出发,是其在经济和其他应用领域的主要和优先合作伙伴。美国原则上只依赖与新西兰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合作,而越来越少考虑新西兰的根本利益。”
对发展经贸关系的兴趣正在推动中国与新西兰调整政治关系,使分歧不会成为发展务实合作的障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西兰政府首脑于2022 年 11 月在曼谷举行的建设性会晤尤为证实了双边关系的牢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