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肉节又称送冬节,今年始于2月20日。通常,大家以游园和酒食方式来庆祝这个东斯拉夫的传统节日。在俄罗斯,谢肉节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品尝烙油薄饼(“谢肉节”称谓中有词根“油”)和燃烧象征冬季的稻草人。对东正教徒来说,是大斋前的欢乐和盛宴周,而大斋后48天,基督教最为重要的纪念耶稣的复活节结束。第一个满月后周日那天庆祝谢肉节,是紧随春分之后,也就是说,按照阳历和阴历来确定。不断“游离”的复活节日期,决定了谢肉节的起始点,因此每年这个节日的日历时间也会发生变化。
谢肉节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品尝烙油薄饼(“谢肉节”称谓中有词根“油”)
© Sputnik / Vitaly Ankov
中国和俄罗斯先民:同一个太阳和月亮
古时,不同文化中的首批节日是在仪式和民间信仰基础上诞生的。在最早历史阶段,伴随文明的出现形成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世界观。但对所有早期农耕社会来说,毫无例外,自然现象和四季更替起到重要作用,决定了农业周期。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天体尤其是太阳和月亮,帮助先民们去判定四季更替。专家柳德米拉·伊萨耶娃指出:
“初始时,谢肉节是古代多神教节日,与春至相关。罗斯受洗前,在春分日庆祝。仅在接受基督教后,才将其安排在大斋节前。我们的先民将太阳看成是上帝,因为她赋予生命中的一切。大家以太阳为欢,随着春季渐进,阳光出现的越来越多,因此,为纪念早春太阳,有了烘烤状如太阳的圆饼传统。普遍认为,享用如此美食,能获得些许阳光和温暖。岁月流逝,烤饼变成了薄饼,圆圆的、焦黄的、热热的,薄饼成为太阳的象征,也就是说,意味着更新与繁育。”
某种角度讲,薄饼作为象征,犹如中国中秋前的月饼。在中俄文化中,月亮和太阳通常相依相伴,有着非常多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从古时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到3000年)开始,已在敬仰太阳和月亮。传统上,为她们献上祭品:春天时给太阳,秋天时给月亮。伊萨耶娃强调,中俄农耕者的日历基础是各种天文现象。她说:
“如果将俄罗斯人基督教前农历和中国人的作比较,可以看到,俄罗斯的是基于四个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主要天文日: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而中国的农历或阴历,毫无疑问要比阳历更早些,以月亮绕太阳旋转的季节规律为基础。”
中国龙与俄罗斯的谢肉节有何关联?
对大自然和取决于大自然的人来说,极为重要的节点之一是春季到来,此时花卉盛开、植物成长、一切再生和富有活力。此时的俄罗斯,冰河消融,树木枝叶开始繁茂。每种文化,春季都意味着抓农时、快播种。鉴于此,传统社会中的农耕生活,完全取决于农业周期和四季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新的一年开始,与春天的到来相关。
现在,按照公元前46年古罗马儒略·凯撒大帝所制定的传统,全世界1月1日庆祝新年。在俄罗斯,彼得大帝于1699年颁诏,像欧洲一样庆祝新年。而在之前的百年,9月1日是新年起始日。更早的古罗斯,根据民间传统,3月1日庆祝新年,后来与基督教圣叶夫多基娅节日融到一起。这天,人民预测春夏两季的天气。正如专家伊萨耶娃介绍,人们仍然认为,春天是“诞生、繁盛、凋零和死亡”的开始。因此,俄罗斯关于新年的传统观念与中国的非常相似。她说:
“中国像俄罗斯一样,1月1日是官方新年,但中国人庆祝的‘真正’新年,是在阴历早春时节,因此这个节日是动态的:从1月21日到2月21日。如果说,俄罗斯春天的使者是3月1日,而中国2023年2月4日已迎来立春,2月5日庆祝元宵节,此时,一年中的首个满月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专家伊萨耶娃指出,今年的谢肉节起始,令人惊叹地与中国其它节日相吻合。她说:
“2月20日,俄罗斯庆祝谢肉节,而中国的2月21日庆祝龙抬头。前者象征着送冬迎春,后者意味着长时间酣睡的龙醒了过来,大自然到了复苏时节。龙在天上负责云雨,此后的雨将变得多起来,农民们为此而高兴。”
俄罗斯谢肉节
© Sputnik / Vladimir Vyatkin
中国与俄罗斯:春天是新年中的希望
毫无疑问,中俄传统节日比较,仅限于基本的相似之处,现实中,节日内涵却大相径庭。原因之一是,我们各自文化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的春节和各项新年节日活动,有着相当相似的、纯粹的人为解释。她说:
“我们两国气候迥异,中国的春季来的要早很多,俄罗斯呢,有时要长期抵御冬天,春天的溪流和期待已久的温暖,会突然被降雪和霜冻所替代。因此,尽管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有春夏秋冬节日,但内涵却相当的不同。不仅是气候条件,而且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也各有千秋。但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非常相似的: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和平、睦邻中,去培养孩子,为老人提供有尊严的生活保障,拥有非常不错的工作和收入。每年,当我们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就会相信,新的一年对我们和我们国家来说将是风调雨顺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地回暖之际,俄罗斯的气象学家却在预测,中部地区将像以往一样,真正的春天不会早于4月中下旬到来。俄罗斯人在冬季结束前2个月已在送冬,难道这不是乐观主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