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0%。
刘英分析说,“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数据来看,尽管2022年的增幅3%要高于2020年的2.3%,但我仍然认为这个经济数据是近几十年来表现最差的一年。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缘政治冲突、中美科技博弈、美欧激进加息等风高浪急的外部因素,但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疫情。尤其是年末的疫情使得中国经济几乎停摆,几乎就剩医药行业”。
刘英指出,“受上海疫情及其外溢的影响,2022年一整年全国的疫情此起彼伏,特别是年中各种刺激政策的出台,原本还指望上海疫情控制住之后经济能有所起色,但效果并不好。随着新冠病毒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压在中国经济上的最大一块石头被搬掉。我认为在今年全球经济都在下行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完全可能逆势大幅上涨,涨幅有可能会达到7%”。
专家强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的主要成员国今年经济增长都很困难,德国甚至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中国逆势增长也是困难重重。但作为领导班子调整之后的开局之年,二十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关键年,“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出10周年这些时间的关口,抑制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一块石头——新冠肺炎疫情基本解除,这说明中国的下一步会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轨道上来。
刘英表示,中国经济无论从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这三驾马车都会发力,也有发力的空间、潜力和动力。投资方面不仅包括新老基建、房地产投资,还包括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投资,以及生产型服务业的投资,这些都具有投资前景,也有发展潜力。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末中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对此,刘英指出,“根据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不仅人口平均年龄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不合理,老龄化的浪潮越来越近,我们不能未富先老,这对经济显然会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劳动力年龄人口,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非常重要。据推测今年的退休人口与大学毕业生人数大致相当,都是1000万左右,这一方面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一定程度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面临岗位不匹配的问题,劳动力供给问题。因此,就业压力依然很大,需要经济增长来提供相应的岗位。另外,在自愿选择基础上的延迟退休还要逐步纳入进来”。
刘英强调,消费是中国经济未来平稳发展的基石。除了当前的刺激手段之外,从长远来看,还是要保证收入的增长,使国民有信心消费。收入的增长不仅仅是工资的增长,也包括养老金的增长和工资外收入的增长。给予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予可预期的退休金。养老金制度及相关方面还有创新空间。因此,国民消费的增长关键还是国民收入的增长,经济的发展。
关于外贸,在刘英看来,“外贸方面如果保持平稳增长就算胜利”。主要源自于外需的疲弱,而且当前中国的外部环境有目共睹,美国和欧洲都在扶植新的进口替代国,要增加对美国的出口也不太现实。因此稳住美欧市场,开拓、培养新的市场应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不断扩员的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RCEP成员国等等。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伴随中国与发达国家产品的竞争性越来越强,中国与他们的关系可能也会越来越紧张,中国的外部环境也将越来越复杂。因此,中国的外贸需要全面审视,着重开发新市场。
刘英认为,“目前中国的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及结构政策都还有比较大的调整空间。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投资,而且这些投资都是有资产而非消耗性的,将中央政府的债务率提高到更高一点也是可以忍受的。预算的赤字水平中国肯定低于日美等国,我认为赤字水平也可以高一点。为了减税降费发挥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活力,超万亿规模的减税降费依然可期”。
她预计,为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还会在稳健的基础上适度宽松,所以,今年继续降准降息是可期的,包括创新其他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目前还在11%的水平,而美国为0。目前中国提出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可以通过对它们的扶持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