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当选民进党主席,将对两岸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以4万1840票当选民进党主席。赖清德以所谓“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自居,并多次叫嚣“台独”言论。他的当选意味着什么,会对两岸关系产生哪些影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请中国专家进行分析。
Sputnik
台湾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地方选举中惨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请辞党主席,15日举行党主席补选投票。这次补选投票率17.59%,同额竞选的赖清德得票率99.65%。
赖清德发表声明称,党主席补选顺利结束,接下来就是民进党“赢回人民信任的开始”。他深深感谢所有党员,必定全力以赴,不敢辜负所托。
赖清德强调,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团结全党。下个阶段的使命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坚定“守护台湾”。
对于赖清德当选民进党主席,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15日晚间透过脸书表达恭喜,期许他带领民进党团结整队再出发。她并表示,民进党一定会在赖清德的带领下,大步向前。
台湾已深陷西方“安全陷阱”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周文星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作为民进党代主席和唯一候选人,赖清德在民进党主席补选中顺利当选是意料中事。在2022年11月底举行的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执政的民进党遭遇了堪称建党36年以来的最大失利,台湾地区现任领导人蔡英文引咎辞去党主席一职。当民进党因选举失利而陷入极度低迷时,作为地区副领导人的赖清德“挺身而出”,宣布参选2023年民进党主席补选,颇有民进党“救星”的意味。长期耕耘台湾政坛的赖清德,此举自然有谋局长远的政治考量。就目前而言,赖清德角逐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可能性很高。
在分析原因时,周文星说:“一是民进党享有执政优势,增加了赖清德参选及其胜选的概率。尽管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失利,但本次选举再次指向了一个发展趋势,即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民进党可能长期控制‘中央’,而国民党则牢牢掌控‘地方’。此外,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公布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调数据,高达约58%的岛内受访民众支持赖清德,比国民党支持率(约37%)最高的潜在候选人、现任新北市长侯友宜要高出21个百分点。基于对上述积极趋势的认知,赖清德参与2024年选举的概率自然就很高了。”
此外,周文星还指出,从民进党党内候选人支持率来看,赖清德在2024年赢得党内初选并最终当选的概率也较大。上述“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结果表明,民进党内支持率次高的候选人分别是前副领导人陈建仁(约17%)和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约6%),远远落后于赖清德的支持率。就民进党内可能参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候选人而言,赖清德的支持率目前无疑是最高的。
周文星进一步说,目前的国际政治现实也有利于赖清德参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周文星说:“鉴于中美战略竞争以及美国企图有限度打‘台湾牌’的政治现实,台湾未来极有可能将继续扮演美国制衡中国大陆的重要工具。赖清德深知,只要不走陈水扁的‘激进台独’路线,他自然就会得到美国的支持,而美国的支持往往是候选人当选的重要因素。”
不过,专家周文星强调,尽管有上述诸多“有利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赖清德必然会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成功当选。
周文星说:“一是与赖清德存在‘权力矛盾’的蔡英文可能会利用手中权力制衡赖清德,增加后者在党内初选时的难度。二是赖清德可能遭到国民党的有力挑战。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的失利教训表明,包括年轻选民在内的岛内民众并不会轻易地将选票投给热衷于政治炒作和喊口号的民进党。如果国民党在选举中能提出富有新意且经受考验的施政纲领,赖清德未必会稳赢地区领导人之位。”
目前,由于美国的不断干涉,台海紧张局势不断升高。中方此前已多次表态,试图改变台海现状的是美国和台湾分裂势力,不是中方。“台独”势力挟洋自重、“倚美谋独”是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
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台湾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看法。拜登做出承诺,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习近平主席则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总统先生多次讲过不支持“台独”,无意将台湾作为谋求对华竞争优势或遏制中国的工具。希望美方将总统先生的承诺落到实处。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言行不一或将影响中美高层交往
2017年9月,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赖清德在“立法院”公开答询时表示,“我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担任哪个职务都不会改变”。他还补充说,他是“务实的台独主义者”。而作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当选民进党主席会给两岸关系带来新的冲击吗?对此,专家表示,赖清德的当选并不会对两岸关系造成明显的影响。
周文星说:“一方面,赖清德影响两岸关系的个人角色有限。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三角关系’结构中,台湾作为相对力量最小的一方,其大陆政策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深受中国大陆和美国战略互动的形塑。尽管拜登主政之后持续干涉台海事务,但始终没有在政策层面改变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和坚守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大陆针对美国等外部势力干涉予以坚决反击,进一步增强了台海事务的主导权与主动权。在此背景下,不管是赖清德还是其他人当选民进党主席,都无法突破中美结构互动而根本性地改变两岸关系。”
“另一方面,赖清德仍有可能会适时对相关局势加以策略运用,对两岸关系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理解赖清德‘务实’的一个角度在于,他会灵活利用时局为自己谋利。例如,‘九合一’选举败选之后,赖清德喊出了‘和平保台’的口号;当岛内有人质疑美国因素时,他又爆出所谓‘不可疑美论’。综合岛内外局势,赖清德极有可能会延续蔡英文当局的‘抗中保台’政策,但更有可能在美国加大力度策动日本、韩国、欧洲等盟友介入台海事务的背景下,进一步在岛内外操弄中国大陆‘武力胁迫’与‘统独’议题,以升高台海的对峙情绪、撕裂岛内社会族群的对立。”
在1月11日中国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赖清德等岛内政治人物多次抛出以“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被外界视为民进党有意调整两岸论述。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马晓光应询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台独”与和平水火不容。岛内一些政客,如果真的要台海和平,就应该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回到“九二共识”基础上来,不要再当外部反华势力的棋子。
前北约秘书长为何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