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希望德法能助推中欧关系发展

继法国之后,德国也明确表示有兴趣发展与中国的伙伴关系。 中方坚持不让第三方干涉中欧关系。中国正在加强对欧外交,以维持和加强在欧盟主要伙伴市场的存在。
Sputnik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共同呼吁加强市场、资本和技术的互补性,扩大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合作。 德国总统听取了中方的立场。他表示赞同深化同中国的务实合作伙伴关系,包括解决粮食能源安全、供应链稳定等问题。
就在中德领导人通电话的前一天,尽管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尖锐分歧,法国仍呼吁中国重启旨在促进经济合作的关系。法国外长凯瑟琳·科隆纳在与中国外长视频会晤时表达了她希望继续重新平衡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以实现更大的经济和贸易互惠。王毅外长表示,中方愿同法方深化经贸、农业、航空等务实合作,拓展绿色能源、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潜力。
俄罗斯政治学家、中欧关系专家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就此评论道,这些电话交谈清楚地表明了德法两国对欧盟与中国脱钩的消极态度。米哈伊尔·别列亚耶夫专家说:“对于中国在欧洲的对手和欧洲企业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强烈的政治信号。要知道,中德领导人的通话是在德国总理舒尔茨访华持续受到尖锐批评的背景下进行的。 而法国在习近平与马克龙巴厘岛会晤后,再次向中欧合作的批评者明确表示反对与中国对抗,视中国为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稳定与这些国家乃至整个欧盟的关系,使它们摆脱美国影响的努力正在逐渐取得成果。欧洲总是更关注美国而不是任何其他国家。但当欧洲真的在美国的压力下丢脸,试图按照美国的模式与中国建立关系时,中国肯定不高兴。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欧洲合作伙伴减少对第三方的从属关系,这意味着让他们不再全都听命于美国的指令。 而中国关心的与其说是整个欧洲,不如说是他在欧亚大陆上的地位。 中国将欧亚大陆视为一个单一的经济和政治空间。北京确信现在主导这个空间的是它,毫无疑问未来也将是。可见,在没有来自美国的命令的情况下,与欧洲建立关系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习近平告诉德国总统,中方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方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战略自主”论题在中国对欧政策中非常重要。胡春春专家说:“同样的话重复讲就说明它非常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之所以把这些话重复讲,就说明中国认为这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和欧洲打交道最为看重的一点。既然我们说希望欧洲有战略自主,那就说明欧洲的战略自主在目前可能还没有实现。这不仅是我们做出的观察,这也是欧洲人自己得出的结论。无论是从欧盟委员会的角度,还是在欧洲几个大的成员国,像德国、法国,它们都有相应的文件以及领导人的表态,强调欧洲需要战略自主。当然欧洲人讲到战略自主的时候,它会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有安全方面的战略自主,也会有经济政策方面的,有时还会讲到技术政策方面。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就是,欧洲的战略自主是一个问题。如果欧盟实现不了战略自主的目标,没有雄心、没有实力,或者说有雄心、有实力,但是不作为,那么世界就很明显地面临着重新进入集团对抗的威胁,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
中德领导人的会谈表明,双方都视对方为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伙伴,愿就此开展接触。 胡春春专家认为,中国和欧盟可以为防止世界陷入集团对抗做出贡献。他说:“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一再强调,我们不希望世界重新进入冷战、重新进入集团对抗的局面。既然大家都这样强调,那么确实应该做一些事情,让世界不再继续分裂下去。现在有很多危机非常明显地在威胁着整个国际社会,一旦世界陷入集团对抗,环境问题、移民危机问题、抗疫合作问题等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所以,中国当然希望能够和有自己的战略意图、战略路径、战略措施的欧洲打交道,而不是表面上和欧洲打交道,实际上却在和华盛顿说话,这样意义就不大了。中国和欧洲互为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如果欧洲这个合作伙伴只是一个‘代言人’的话,那么这个伙伴显然是没有很大意义的。”
与法德领导人的接触表明,中方希望他们为发展平等的中欧关系作出贡献。显然正是这些中国伙伴可以成为其他国家制定欧盟对华共同政策的榜样。今天制定欧盟对华共同政策的努力正面临着重重阻碍。正是因为没有达成共识,尤其是在是否与中国脱钩问题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和法国提供了政治实用主义的典范。
中国商务部:中欧应共同努力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签署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