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欧盟最为重要的盟友,但在某些情况下,欧盟并不认同美国的对华立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在欧洲议会就欧盟与中国关系进行辩论是这样指出。从博雷利的言辞看,美国可能决定大幅减少中国获得技术的可能性。
博雷利在辩论过程中指出,欧盟和中国政治上的分歧,不应阻碍双方的协作。欧洲不关注中国的力量,是很难构建未来的,中国以其规模和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应起到应有的作用。
博雷利这次有关中国的立场,与四月份他在欧洲议会上的表现有了明显差别,他当时称欧盟-中国峰会是“聋人对话”。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弗拉迪斯拉夫·别洛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近几周中国领导人与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伙伴们举行的会晤,可能影响到欧盟外长的言辞语气。他说:
“欧盟在制定外交政策时考虑到各个方面,而以上述所说的五个国家是欧盟经济潜力最强的国家。一方面,中国是价值观方面的对手,但另一方面又得在经济上相互协作。正在考虑如何将其分开看待。欧盟秉承的是策略是:中国是‘伙伴’、‘竞争者’和‘对手’。有的时候,价值观策略是在将中国看成是‘对手’,有的时候,布鲁塞尔在‘伙伴’和‘竞争者’间寻找中间路线。博雷利建议对中国强硬时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的损失。欧盟对中国有依赖,目前是无法消除的。微电子半导体和稀土领域,都是欧盟的弱点,客观上依赖于国际分工。从这点考虑,欧盟试图在对华政策中寻找平衡,无论怎么批评德国总理对华进行访问,他还要秉承这种方略。”
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危机背景下,欧盟也许要将欧中关系归位到合作的轨道上。他说:
“目前中欧在安全领域没有根本的、不可调和的政治问题,这是中欧政治互信的一个基础。然而不可否认,欧洲在意识形态上又对中国高度不认可。如果欧洲没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可能还会对中国百般挑剔、指手画脚。但是在欧洲经济不景气、民生问题频现的情况下,欧洲大国与中国经济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日趋突显。而且对欧洲政客而言,通过加强对华经贸合作解决国内民生问题,也有利于为自己赢得选票。所以在这一动力下,中欧关系又被拉回了合作的轨道上。我认为未来还会继续朝着这一趋势发展。”
王鹏同时还认为,欧盟对中国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立场。他说:
“在俄乌冲突和美国印太战略的双重背景下,欧盟的对华战略不可避免受到了俄罗斯和美国的影响。目前来看,欧盟对华政策的变动比较有规律可循,一方面取决于中俄步调是否整齐划一,是否会对欧盟构成威胁。比如俄乌冲突初期,由于被美国带节奏,欧盟的对华态度明显恶化。后来中国反复强调秉持公平公正的立场,在不伤害中俄关系的前提下,在一些事务上未完全偏袒俄罗斯,让欧盟看到了中方的诚意。包括近期中美元首在巴厘岛峰会期间会晤,双方在‘反对使用核武器’问题上达成一致,也让欧盟感到放心。另一方面,美国对欧洲‘割韭菜’的行为,让欧洲非常恼火。因为欧洲在能源上大幅依赖俄罗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无论是维护跨大西洋关系还是自己的利益,欧洲都格外配合美国的战略,对俄罗斯采取极其强硬的立场,甚至基本切断能源联系。但是在欧洲面临能源民生问题时,美国不仅没有拿出任何诚意,反而还有趁火打劫的趋势。应该说美国的行为将欧洲推向了远离自己的方向。”
中国与欧盟正在构建平等关系,并一直呼吁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在制定对华政策有独立性。不久前,中国的欧洲伙伴们亲耳听到中国最高领导人支持欧盟的战略独立,即中国和欧盟关系不应屈从于第三方或受到第三方的控制。欧盟能否在欧洲—美国—中国三角关系中找到自己独立和平衡的位置,或中欧关系发展是否还像以前那样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战略中的“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