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其中指出,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且比预期更为严重,通胀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各国面临着生活成本危机,多数地区的金融环境不断收紧,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退——这些都对经济前景造成了严重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6.0%下降至2022年的3.2%和2023年的2.7%。如果不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最严重阶段,那么这将是2001年以来最为疲弱的增长表现。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顾问兼研究部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 古兰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11日发布文章——《全球经济阴云密布,政策制定者需要稳定干预》。文中指出,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乌克兰危机;二是通胀压力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引发了一场生活成本危机;三是中国经济增长减缓。
古兰沙表示,2023年全球将出现大范围的增长放缓,占全球经济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将在今年或明年发生经济萎缩。美国、中国和欧元区这三个最大的经济体将继续处于增长停滞状态。总的来说,疫情之后的经济创伤尚未完全愈合,这些伤疤又将被今年的冲击重新揭开。简言之,最糟糕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对很多人来说,2023年将是感受到衰退的一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卫平教授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来说都尤为重要。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经济周期和疫情的影响,因此若疫情改善、这一经济周期结束,中国经济仍会恢复正常增长。黄卫平教授说:
“中国经济目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8%,因此当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肯定会产生较大影响。而目前由于中国疫情经常散发,使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提供相应中间产品受到影响,也使得全球的生产存在一定问题。不过,随着疫情的好转,事情会有转机。”
而谈及美西方国家对中国在经济、科技领域的遏制与围堵,黄卫平教授认为,欧美国家试图摆脱中国建立所谓基于“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供应链短期内根本不可行,长期来看也很难做到,它们需要接受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他分析指出:
“虽然中国对欧美的贸易存在巨额顺差,但是中国在东亚、非洲、拉美是逆差。如果西方国家强行平衡中国与它们的贸易差额,事实上中亚、非洲、拉美国家就没有办法获得相应的外汇,这对全球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与美西方国家是‘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这样一种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会有好处。”
而今年3月,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在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为5.5%左右。报告强调,“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经济2022年的增长率约为3.2%,2023年的增长预期从原先的4.6%下调到4.4%,低于中国政府提出的5.5%的年度增长目标。但专家认为,IMF的预测过于悲观。 黄卫平教授说:
“虽然实现5.5%的原定目标压力较大,我们只能争取。但是,第一季度只占中国经济的20-22%,第二季度是恢复期,第三季度是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的最高峰,第四季度是投资最高峰,所以第三、第四季度才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增长动力。如果中国第三季度能够恢复,第四季度进入正常,全年来看,虽然实现5.5%的增长很难,但是不至于像IMF预测的3.2%那么低。”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今年8月就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综合来看,在外部需求收缩、国内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非常不容易。这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下阶段,大力扩大有效需求,着力稳就业稳物价稳预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