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碳排放比欧洲更有担当

中国指责欧洲一些国家在应对紧迫的气候变化方面倒退。这是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谢振华与德国同行摩根会晤时所指出的。谢振华说道,中国对欧洲增加煤炭用量感到忧虑,并希望这种趋势能够尽快得到扭转。
Sputnik
欧洲承诺,到 203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1990 年的水平减少 55%。但在欧盟放弃俄罗斯天然气背景下,欧洲在自己的能源平衡中积极地增加煤炭量。德国政府6月底批准启动27座此前已经关闭的煤炭发电站。相应许可将在2024年前发放。奥地利、意大利、荷兰和法国,都有意重启热电站,以便为供暖季保障电力供应。
据各方评估,欧盟恢复热电站将额外提供100-200太瓦的电力,大概相当于法国核电总量的一半。分析机构HIS Markit认为,即使煤炭电站仅启动其60%的动力,可为欧盟电力系统在峰期用量时提供保障,但将增加3000万公吨的碳排放,相当于欧盟2021年总排放的1.5%。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1年欧洲从俄罗斯购买了1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欧洲进口量的45%,欧洲总消费量的40%。按绿色能源日程,欧洲正有计划地缩减煤炭和核发电量,增加可再生能源。但去年的能源危机显示,按目前技术发展水平,无法指望可再生能源。2021年下降干旱和风力弱小,导致风能发电短缺。相应地,天然气用量大增。
中国实施减少城市碳排放计划
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后,布鲁塞尔宣布大大缩减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年底前,欧盟应将俄气购买量缩减2/3。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借助于可替代能源和欧盟其它国家传统能源载体供应,仅能弥补俄罗斯天然气短缺的70%。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那么欧盟经济明年将失去2.5%的GDP。
欧盟准备通过恢复煤炭发电来解决供应短缺问题。尽管布鲁塞尔表示,这仅是临时性措施,但显然,欧洲能源结构重组不是一年能完成的事情。因此,中国对欧洲完成气候承诺表示怀疑。美国和西方集体多次指责中国执行气候变化的努力不够,但事实证明情况相反,中国对减少碳排放更有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对北京来说,完成自己的责任毫不松懈,即到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他说:

“欧洲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即使特朗普时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欧洲也没有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给自己的承诺打折扣。当前基于能源安全需求,欧洲国家不得已重启煤炭及一些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无疑会给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对此中方表示关切,我认为合乎情理。截至目前,中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承诺,包括在实现‘3060’双碳目标方面没有做任何的妥协。今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中,中国将发挥更加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在美国参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后退出与美国的气候谈判。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停止碳排放工作。中美是地球上两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华盛顿和北京应在诸如巴黎气候协议等各种国际共识履行方面扮演发动机的角色。巴黎气候协议框架下,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基金拨出1000亿美元。中国气候谈判代表谢振华表示,在全球COP27气候大会框架下,中国将特别关注气候议程拨款。据悉,COP27气候大会将于11月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