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图形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美国当局称决定限制美国芯片供应的原因是,这些产品通过民用供应链供应,最终可能会落入不友好国家的军工综合体。GPU既可用于计算在研武器的理想参数,也可用于训练执法机构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
《纽约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英伟达、AMD和其他一些GPU制造商收到了美国当局的通知。美国此前曾限制对华供应14纳米或以下芯片的成品和生产技术。不过,现在商务部单独出台了针对图形处理器供应的措施。据《纽约时报》报道,英伟达估计,新的限制措施将导致至少4亿美元的季度收入损失。该公司表示,由于现有A100芯片的销售收入不足,公司将无法及时将开发中的H100芯片推向市场。AMD没有提供自己的销售数据,只是指出这些限制会影响最新一代的产品。
美国商务部发言人解释称,新措施是美国重审出口限制政策的一部分,旨在确保在美国制造或使用美国技术的产品未来不会在军民一体化的框架内落入中国军工综合体。中国资深互联网观察家刘兴亮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新的限制措施主要波及一小部分最先进的GPU。他表示,中国应专注于在这些领域发展自身能力。
“目前美国所有的制裁主要集中在一些新的高端技术领域,比如在手机芯片方面,对5G芯片出口有诸多限制,但对4G芯片却较为放开。所以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我认为我国还是需要在高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力度。我认为美国政府新的限制措施会对本国企业的一些商业行为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无法接受来自被限制地区的订单,导致企业一定程度上蒙受商业损失。众所周知,芯片研发的前期投资较高,且任何一家芯片企业的下一年度科研经费支出都与上一年的收入息息相关,所以经营收入反过来也会影响科研的进程。”
中国商务部强烈抗议美国限制芯片出口。该部表示,美方相关做法背离公平竞争原则,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中方指出,此类禁令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去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较2020年增加14%。与此同时,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的份额为6.5%,达264亿美元。 2021年中国在研发上花费了4410亿美元,而美国同期在科技上投入了7080亿美元。在总支出方面,中国仍居世界第二位,落后于美国。然而,就研发支出的增速而言,中国遥遥领先。2016年至2021年间,中国的研发支出平均每年增长12.3%,而美国这一数字则为7.8%。即使面对美国制裁,中国芯片制造商也已取得技术突破。此前有报道称,中国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已经掌握了7纳米芯片制造技术。
此外,中国正积极研究在生产中使用碳化硅芯片的自有技术——这项任务甚至写入了当前五年发展规划。预计在半导体晶圆生产中使用碳化硅将显著提高成品的性能。而美国企业将逐渐失去进入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中国市场的机会。根据补贴半导体产业520亿美元的美国芯片法案(CHIPS Act),企业只有承诺10年内不在中国投资制造,才能获得政府支持。然而,对于企业而言,补贴是否有助于弥补中国市场收入的不足,以及供应链和自有生产转移产生的额外成本,这并非显而易见。英伟达表示,新限制措施将迫使该公司将部分生产流程转移到中国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