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推广本国的互联网治理理念又迈出了一步。中国早在 2014年在乌镇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提出了主权互联网的概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时就表示,互联网主权是国家主权的直接延续。根据主权互联网的概念,每个国家都应该完全控制互联网的国家部分。此外,国家应该拥有保护本国互联网部分免受外部攻击的可能性。根据中国全球网络的治理理念,所有国家都应该拥有平等使用互联网资源的权利。最后,其它国家不应控制互联网国家部分的关键基础设施,特别是DNS根服务器。
这一概念立即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两年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联合声明,声明两国在确保国际信息安全和互联网治理问题上的战略立场相吻合。他们宣布不允许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其中包括网络空间。这些想法在西方国家和自由世界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负面反应。有人指出,互联网是作为一个独立且不受控制的信息环境而创建的,确保免费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俄罗斯和中国把国家主权原则扩展到网络空间的诉求被理解和解读成审查制度,是在限制人们获取信息的愿望。
但是,当西方谈到维护自由互联网的原则时,对一个重要细节保持沉默,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如此表示。刘德良说,美国式的互联网自由是强者的自由。
“当前国际社会关系遵循丛林法则,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强调所谓网络自由,实际上是强者的自由。众所周知,美国在国际互联网资源方面占有绝对支配地位。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网络自由受到监管,也不支持‘网络主权’理念。此前斯诺登事件披露出美国正在监听世界主要的国家,即使自己的盟友也不例外。
当前中国提出的互联网治理理念,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中国文化讲究‘和而不同’和‘兼容并蓄’。中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网络主权’概念,即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美国所谓网络自由无国界的一种限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希望与美国价值观一致的西方世界为所欲为,而中国提出的治理思路符合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观点,也与现行的国际法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精神一致,强调各国主权独立、平等、自由,故而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致贺信,信中说新组织应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它将促进国际经验、技术交流,促进网络空间合作。中国和许多其它国家在加强网络空间主权方面已经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刘德良说,美国和中国推广的模式没有可对比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网络世界的丛林法则日趋彰显,所谓的网络自由实际上是强者对弱者的自由。另外,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利益集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阵营中,只有韩国参加了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也与国际政治格局实相一致,说明政治格局延伸到了网络空间。而且中国倡导的网络治理理念,是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网络空间理念的挑战,二者不相兼容。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国提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赞同。但是全球共享同一个互联网空间目前来看难以实现,只能说是我们未来的长期目标。不过我认为,第三世界国家若能够团结一起,建立和谐的网络空间格局,至少是对以美国为首西方强权的一种牵制和抗衡。”
当然,美国将进一步捍卫自己的立场,并为此吸引盟友。今年4月,在美国的倡议下,56个国家签署了所谓的《互联网未来发展宣言》。这些国家承担致力于民主价值观并在这些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互联网发展规则的义务。从另一方面来说,远非所有美国盟友都驳斥中国提出的主权互联网的概念。例如,几年前在联合国大会上,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支持俄罗斯关于国家在网络空间负责任行为的决议。俄罗斯的决议规定把国家主权扩展到互联网的国家部分。因此,互联网的未来架构可能是多边的,各国将把西方和东方的立场结合起来管理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