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指出,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应专门从事自身核心业务。这一要求意味着企业将不得不选择:如果从事技术服务,那么就不应涉及金融服务。例如,如果从事支付和放贷业务,那么需要自称金融控股公司并遵守相关规定。
中国政府早在两年前就考虑到,蓬勃发展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需要以某种方式进行监管。就在当时,蚂蚁集团未能完成史上最大IPO,以筹集370亿美元。实际上,蚂蚁集团商业模式的所有弱点都在招股说明书中暴露出来。其中写道,金融服务,包括消费贷款,为公司带来了大约40%的收入。与此同时,蚂蚁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上只有大约2%的未偿还贷款。贷款主要以银行承销或证券化方式发放。
这开始对国家金融体系稳定构成风险。毕竟,发放贷款的决定是蚂蚁集团根据分析借款人偿付能力的非透明技术算法做出的。另一方面,未受银行监管的公司可以采取风险更高的信贷政策。最重要的是,同时该公司所担责任已降至最低——风险由传统银行承担,蚂蚁将这些债务卖给了他们。
因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旨在监管金融科技的措施。其中任何形式上不是金融公司但拥有两个或多个金融部门的公司,均应注册为金融控股公司。要获得执照,公司应至少拥有50亿元的注册资本。规定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为30万元,法人最高额度为100万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贷款额度不能超过近三年平均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最后,规则规定,小额信贷机构吸引银行资本或股东资本额不能超过自有资本额。债券发行及证券化募集资金规模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倍。同时,如果小额信贷机构或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联合发放贷款,小额信贷机构或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该笔贷款中的自有资金份额不得低于30%。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业界都不清楚监管是否会进一步收紧。投资者开始担心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前景。自监管不确定性开始展现以来,中国十大科技公司的市值已缩水超过8000亿美元。然而如今,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面临外部负面因素的压力时,北京正在寻求恢复投资者信心。今年二季度以来,负责经济事务的中国高层官员,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内都表示,北京欢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希望平台和科技企业为实体部门发展做出贡献。现在主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本次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证实了这一设想。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系教授何平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这表明中国正在对行业进行调整和完善。
何平指出:“我认为这是金融监管措施不断完善细化的过程。过去我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存在很多缺失,比如之前国务院明确指导文件,指出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信息中介,但是现实层面很多P2P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是信用中介,即资金并非直接从供给方到需求方,而是经过中介的手。这种信用中介模式会带来诸多风险和壁垒,事实也证明停止这种运营模式是正确的。从完善细化的角度来看,我国会进一步出台相关信息中介的监管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支持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不是简单的放宽政策,而是促使各种监管措施更加精准,真正实现科技科学和数字技术对于金融产业的提升作用,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不言而喻,由于监管措施的出台,该行业的增长将显著放缓,个别业界代表可能会完全消失。P2P借贷行业在国家出台监管措施后不复存在。事实上,当局制定的监管措施并不是特别严格,而只是复制了有助于确保金融稳定的全球做法。
何平认为,时间会告诉我们哪些公司真的值得继续运营,可以为经济带来真正的好处,而哪些公司将不复存在。
何平说:“我认为适者生存,只要金融科技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够提升金融体系效率,降低金融体系成本,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必然会有生存的空间。如果在更加完善细致的监管体系下,有一些企业无法生存,只能说明他不应该生存。我相信在更加健康科学的监管环境下,会出现大量能够在新制度环境中茁壮成长的企业。”
总体看来,蚂蚁集团等行业主要参与者正在努力调整以符合新要求。该公司甚至试图与阿里巴巴保持距离。据媒体报道,两家公司的员工不再共享访问对方论坛和资源的权限。即使从一家公司换到另一家公司工作,也不会被视为在系统内部进行工作调动。由此可见,蚂蚁集团试图表明要完成国家最高领导层正在谈论的任务——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此前有消息称,中国央行正准备为该公司发放金融控股牌照。如果蚂蚁集团获得许可,该公司将能够继续合法经营,这将显著改善其财务前景,或许还能再次尝试IPO。尽管该公司并未正式确认新的IPO计划,但蚂蚁集团的高层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