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凌晨,京东公布数据, 截止到6月18日晚23:59,2022京东618再创新高,累计下单金额超3793亿,同比上涨超10.3%。而去年涨幅达到27.7%,相比之下今年增速放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李长安教授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这说明中国居民的消费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人们的消费意愿有所增强。谈及今年“618”购物节下单额增速放缓的原因,李长安教授分析称:
“首先,疫情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影响了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今年以来,疫情在深圳、上海、北京等中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居民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城市局部爆发,因此对于消费产生较为明显的冲击。之后,随着疫情防控的成效开始显现,消费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反弹。”
“其次,除了疫情反复之外,现在像‘双11’‘618’这种购物节的模式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出现了一定的下降,网络购物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化的消费模式,所以增速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1%。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今年5月表示,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网购用户十年内呈现爆炸式增长。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8.12亿人。
他说,“现在国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互联网上创业。中央的政策中也专门提出要充分发挥平台就业的积极作用,像直播带货等类似的行业对年轻人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们本身可以为青年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他说:“短期政策是一方面加强对服务业,特别是中小微的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使这些企业的负担大幅度减轻,增强他们的活力;另一方面,采取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发放消费券。从全国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推出了不同力度的发放消费券的措施,效果比较明显。”
“长期的政策主要是从提高居民收入的角度入手。首先,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只有经济发展,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了,居民的收入才会有所提高。其次,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这才是使得消费持续增长的根本之道。”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就2022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上表示,面对复杂的局面,下一步要落实好稳定经济大盘的各项措施,促进经济的稳定恢复,增强就业的吸纳能力。同时,要加强援企稳岗,缓解企业的暂时性困难,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岗位。还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序衔接。同时,还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