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府的计划,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应增长5.5%左右。然而,“日经亚洲”采访的专家称,新冠疫情的蔓延以及中国一些城市的相关封锁措施将对商业活动和消费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胡东安估计,由于供应链中断和人口需求疲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可能收缩0.4%。
然而,经验表明,中国通过严格的隔离措施可以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因此,全年来看,这一因素不会起到那么大的作用。但“日经亚洲”援引专家说法称,欧洲的地缘政治不稳定可能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长期抑制作用。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供应国,因此该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会对粮食供应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高昂的能源价格也阻碍了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自然离不开能源。
然而,日本媒体采访的专家没有提及一个重要细节:能源价格高昂且将继续上涨,主要是由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实施制裁。美国拒绝购买俄罗斯能源,并呼吁欧洲伙伴也这样做。但如果说美国自身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并且只会从市场竞争对手的淘汰中受益,那么欧洲将面临能源的严重短缺,这当然会将能源价格推上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表示,这可能间接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毕竟疲软的欧盟经济将不能再满足之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乌克兰局势对世界的大宗商品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比如,俄罗斯和乌克兰是生产芯片所需的氖气的主要供应国,因此芯片制造会受到冲击。而粮食因素可能对中国影响不是太大。从整个欧洲角度看,欧洲40%天然气,1/3左右的石油来自俄罗斯,如果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对欧洲断供对世界经济会造成冲击。而如果说欧盟受到了能源冲击,那么间接地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
专家表示,中国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保持着正常的关系和贸易往来。中方对乌克兰当前局势持中立立场,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早日解决问题。然而,美国虽然在表面上支持停火,但实际对稳定局势无所作为。相反,他们通过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以及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来火上浇油。而且,民调显示,俄罗斯民众对普京的支持程度只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面对来自西方的外部压力和集体制裁,俄罗斯人民只能团结一致。
在国际关系中的效果大致相同。如果北京以任何方式帮助俄罗斯,美国会不断威胁中国实施二级制裁。专家黄卫平说,然而,如果华盛顿和其他国家仍然决定迈出这一步,他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阻力,且将无法克服。
“中方的立场就是希望乌克兰危机能够和平解决,但是现在只要双方能坐下来谈的时候,背后就有一股力量不让他们好好谈,这股力量不是中国,我们很清楚是谁。如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把中俄捆绑在一起进行制裁,他们面对的是根本打不倒的力量,也是他们根本克服不了的障碍。”
有趣的是,即使是北约成员国,在如何应对俄罗斯的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立场。虽然一系列东欧国家攻击性特别强,但法国、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仍然不愿烧毁桥梁,倾向于保持一定程度的接触。如果我们摒弃政治歇斯底里,从务实角度出发,很明显,一半以上能源需求依赖俄罗斯的欧洲将无法填补这些空白。与此同时,华盛顿依照惯常做法,会选择性地采取行动:对一件事视而不见,同时在有利的时候夸大问题。专家黄卫平表示,如果美国因为中国与俄罗斯维持正常的贸易往来想对中国实施制裁,就让他们先对其盟友德国实施制裁。
“中方因为美国等国家扩大制裁被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中国立场很明确,将与俄罗斯维持正常的贸易往来。德国仍在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美国如果因为其他国家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就制裁他国,应该首先制裁自己的盟友。”
黄卫平认为,美国和西方集体希望对其他国家施加意识形态压力。他们操纵舆论,从而保障自己的良好道德形象。这是一种普遍做法,但中国的立场与美国提倡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专家指出,中国的做法最大化透明,符合世界上大多数人的观点。尽管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压力,但实用主义正在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投资者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华盛顿的政客如何宣扬中国政权危险论,如何对科技公司进行监管打压,外国对中国的投资,包括科技领域的投资,都在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7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