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助斯里兰卡克服危机

中国正在努力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自身现在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挑战。但这并未妨碍中国向更多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
Sputnik
彭博社的文章则称,2022 年最贫穷的国家必须向中国支付约 140 亿美元来偿还债务。这些国家每年必须向所有债权人支付共约 528 亿美元。其总额的四分之一将摊在中国身上。截至2020年共有68个国家欠中国1100亿美元。与 2019 年相比这一数字在一年内增加了 60 亿美元。最贫穷的国家将平均超过其 GDP 的 2% 用于偿债。例如,安哥拉将把国民收入的 5% 用于偿还中国债务。这份由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编写的报告称,由于中国是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债权国,因此向这些困难国家提供支持的责任越来越大。 2020年底中国宣布不再对外国约20亿美元的债务提出偿债要求。该措施旨在成为国际社会为帮助各国克服新冠危机而制定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之一。这项中国倡议于 2021 年 12 月终止。但总的来说。彭博社的文章最后指出,总体来说,根据禧年灭债运动(Jubilee Debt Campaign)的计算,中国已将其他国家的债务重组了约 57 亿美元。
斯里兰卡能否指望上中国增加金融支持?
美联社援引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的话报道称,中国正在考虑向斯里兰卡提供价值 25 亿美元的财政援助。据报道,斯里兰卡政府已请求中国提供 10 亿美元贷款和 15 亿美元信贷额度。美联社还指出,斯里兰卡今年应该花费约 70 亿美元来偿还外债。中国大使戚振宏表示,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解决问题。但是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案。由于斯国背负着沉重债务,其外汇储备正在迅速萎缩。目前它已很难支付进口费用。药品、燃料、奶粉、家用燃气和其他必需品短缺。斯里兰卡中央银行让本国货币自由浮动,导致物价大幅上涨。斯里兰卡问题的根源在于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旅游和贸易。然而,在全球 COVID-19 大流行期间,两者都急剧下降。据斯政府称,该国在两年内损失了约 140 亿美元的收入。 2021 年 7 月至 9 月经济收缩 1.5%。目前,斯里兰卡对中国的债务总额约为33.8亿美元。这不包括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自 COVID-19 大流行开始以来,中国已经向斯里兰卡提供了 28 亿美元的援助。与此同时印度也在帮助斯里兰卡免遭其陷入困境。上周印度向斯里兰卡提供了 10 亿美元,用于帮助进口斯里兰卡从印度进口的食品、药品和其他必需品。美联社最后指出,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中国正在争夺对斯里兰卡的影响力,因为这对两国都具有战略意义。
王毅谈中印关系:望彼此作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
印度《论坛报》对当前中印关系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据报称,经过两年的冷冻期,印中两国关系似乎正在升温。加勒万河谷的对抗也许已成为过去。 2022年将翻开两国合作史上新的一页。据悉,中国外长王毅本月可能访问印度。随后他的印度同行 苏杰生将回访北京。毫无疑问,恢复部长级接触的主要目的是为莫迪今年年底访华、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铺路。为什么印度和中国可以和解?首先,两国都明白,边境对抗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其次,印度和中国可以在经济、贸易、投资、气候议程、数字技术等领域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另一个促使各国靠拢的因素是迅速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两国都对美军最终撤离后阿富汗的和平、稳定、包容性政治和国家重建感兴趣。双方都希望该地区远离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分裂势力。在围绕乌克兰的局势中,印度和中国也应该协调各自的行动,因为两国都与莫斯科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国不能不注意到,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屈服于美国要求加入反俄制裁的呼声。北京和新德里可以带头共同推动稳定。如果真就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意味着亚洲将在历史上第一次扮演欧洲维和者的角色。中国也认识到印度作为世界新秩序形成参与者的重要性。因此,北京和新德里可以联合起来,在促进欧洲和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论坛报》最后写道。
一半以上的俄罗斯企业认为自身地位稳定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一直保持企业和消费贷款的关键利率不变,但由于 GDP 增长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刺激计划尚未实施。 贷款基础利率(LPR )的年利率维持在3.70%,五年利率维持在 4.60%。路透社调查的专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预计这一比率不会发生变化。然而,随着中国面临另一波 新冠疫情、信贷增长减弱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困难,货币宽松政策将恢复。需要采取额外的支持措施来实现 5.5% 的年度 GDP 增长目标。上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政府将推行有利于市场的政策。投资者将这些话视为货币刺激将继续的信号。预计中央银行将降低银行的准备金要求。这些措施,加上较低的利率,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一些专家警告说,降息可能导致资本加速外流。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中美市场利差正在缩小中美市场利差正在缩小。因此,在路透社的文章作者看来,中国证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卫星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