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将加强南极主权主张为抗衡中俄,专家:中俄科学考察被政治化解读

据了解,澳大利亚将向南极派遣高科技无人机、直升机、飞机和雪地车辆,意图回击中国和俄罗斯在南极所谓的“侵略性扩张”。中国专家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俄在南极进行的是有利于全人类的科学考察,包括研究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却要将其理解为战略竞争,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Sputnik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本周二将公布一项8.04亿澳元的战略,以加强澳大利亚对南极洲42%的主权主张,防止外国破坏《南极条约》(Antarctic Treaty)的行动。
据了解,澳大利亚的这项南极行动包括一个新的无人机队和其他自动驾驶车辆,以勘测东南极洲难以到达的地区,并建立一个 “南极之眼”,由综合传感器和摄像机提供实时信息。四架新的550公里航程的直升机和现代化的洲内飞机将被添加到现有的机队中,从而可以进入该大陆以前无法到达的部分。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说:

“我们在无人机队、直升机和其他车辆上投资的资金将使我们能够探索东南极洲的内陆地区,这些地区以前从来没有国家能够到达,我的政府将继续以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我们的世界级科学家和探险家,因为他们在这篇冰冻大陆和南大洋的研究对澳大利亚的未来至关重要。”

而《南极条约》由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和苏联12个国家的代表于1959年12月1日达成协议正式签署并于1961年6月23日起生效。目前共有54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中国于1983 年6 月正式加入《南极条约》,1985 年10 月取得《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地位。
澳总理为南极战略拨款8.04亿 意图回击中俄南极“扩张”
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国家都声称在南极洲拥有领地,其中澳大利亚声称的南极洲领地是面积最大的。澳大利亚称在南极洲的海外领地人口估计少于1000,占地589万平方公里。
而据澳大利亚媒体ABC报道,悉尼大学的史蒂芬斯教授表示,澳大利亚对南极土地的主权宣示其实并未广泛获得国际认可。他说:

“澳大利亚对南极的‘主权’宣称和其他国家的‘主权’宣称一样,没能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只有几个国家认同‘澳大利亚对南极洲的主权’宣示。但是从法律角度讲,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否’不一定会改变澳大利亚对南极享有主权的现状。”

此外,澳媒指出,澳大利亚此时加强对南极洲的所谓主权主张正值北京和莫斯科史无前例地增加了其在南极洲的战略足迹并获得了新的采矿、国防和捕鱼领地。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去年的一份报告曾警告说,如果澳大利亚不能在南极洲的一条全年运行的铺设跑道的计划上取得进展,将面临在南极洲的影响力“被中国和其他国家取代的局面”。该研究所的另一份报告还说,由于北京破坏了一致协商的《南极条约》体系,澳中南极关系出现了新的 “不信任程度”。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光林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通过莫里森政府的举动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把南极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对中俄在南极的科考抱有非常强的敌视态度,将中俄捆绑在一起进行围堵,这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
他说:

“第一,南极作为全世界人类共同的一块净土是需要全人类来保护它的,不是靠某一个国家来维护。澳大利亚政府却将南极看成自家的‘领地’,这透露出他们固有的价值观,其中围堵中国的目的是很明显的。”

“第二,澳大利亚政府把中国跟俄罗斯牵扯在一起,这是简单的冷战思维的体现。中国一直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希望把我们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并没有要跟任何国家结盟,或是危及任何国家的利益。但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非要把中国跟俄罗斯纳入统一的范畴来加以围堵,这是他们另外一种两元对立思想在作祟,是一种简单思维的体现,完全没有理解中国跟俄罗斯之间的同与异。”

王光林教授进一步强调,中国在南极的活动是进行科学考察,为了研究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而澳大利亚政府却将这种合理的行为理解为中西方的战略竞争,这是将科学问题政治化。

他说:“全世界现在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是气候变暖,而研究南极、北极的气候变化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大帮助。澳大利亚政府却要将中国在南极的科考当作简单的政治武器,这体现了他们非常狭隘自私的看法。”

谈及澳洲此举是否会加剧各大国在南极的权力博弈,王光林指出,如果西方国家将中俄对南极的科学考察上升至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这不仅阻碍人类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对南极的合理利用产生负面影响。”
而关于国际社会担心中国可能会逐渐偏向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2017年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期间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对这种看法曾进行了驳斥。
他表示,对南极的合理利用并不等同于对南极资源的开发。自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以来,我们的主要南极活动是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已建有4个科考站,南极科学研究的水平大大提高。
刘振民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在《南极条约》体系框架内进行南极的利用活动。此外,南极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南极,还包括气候变化、冰架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全球环境问题。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我们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南极大陆本身,还从宏观角度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的南极研究是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全人类的科学研究。
澳大利亚总理想借“中国威胁论”获得选举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