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发布的新闻稿,论文第一作者、植物栽培学教研室副教授格雷·门罗(Grey Monroe)表示:“我们一直认为,植物基因组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但事实证明,从突变对植物有益这个意义上来说,突变绝非随机。这是关于突变的一种全新的看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专家对数百种拟南芥植物(Arabidopsis thaliana)的DNA进行了测序。拟南芥是一种小杂草花,由于其基因组相对较小,包含约1.2亿个碱基对,因此被遗传学家视为“植物模型”。作为对比,人类基因组大约有30亿个碱基对。
研究工作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进行。专家在受保护的实验室环境中培养样本,让在自然界中可能无法生存的具有缺陷的植物在可控的空间中存活下来。
DNA测序过程中找出了超100万个突变。在这些突变中,专家发现了与进化论随机突变理论相悖的非随机性。研究显示,在负责细胞生长和基因表达的基因组片段中,突变非常罕见。
“在生物学意义上最为重要的基因组区域不会发生突变。在这些区域,DNA受损之处可以得到特别有效的恢复。”研究负责人、马斯克·普朗克研究所科研工作负责人德特勒夫·魏格尔(Detlef Weigel)说,“植物发明了保护自己最重要的地方免于突变的方法。这非常有意思,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发现来思考如何使人类基因免于突变。”
专家发现,DNA包裹蛋白质的方法可以显示某种基因是否会发生突变。
德特勒夫·魏格尔称:“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哪些基因发生突变的几率更大。”
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专家希望这些发现能够帮助到依靠遗传变异来获得更优质作物的育种者,而且希望将来能够发明治疗癌症等基因突变相关疾病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