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11月24日,德国社民党、绿党、自民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三党成功完成组阁谈判,并正式公布联合执政协议。协议包括序言在内共有九个章节,提出一系列核心施政目标。在对华政策方面,协议共12次提到中国,上届政府协议5次提到中国。
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明确提到台湾问题:
“台湾海峡现状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及在两岸均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改变。在欧盟‘一中政策’框架下,我们支持‘民主’台湾参与国际组织。”
与此同时,协定中也谈到,“将中国尤其在新疆地区的‘侵犯人权’行为纳入讨论话题。在香港的‘一国两制’原则必须再次得到实施。”
德国媒体称,在谈到对华关系总体架构时,三党执政协定指出:
“我们希望且必须在伙伴、竞争及制度对手的维度下建构对华关系。在人权和国际法基础上,我们在任何可能的领域寻求与中国展开合作。我们希望在与中国日益增加的竞争中拥有公平的游戏规则。为了在与中国的制度性对手关系下实现我们的价值和利益,我们需要建立在一致的欧盟对华政策框架下的内容广泛的中国战略。”
谈及为何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中多处涉及中国内政,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负责人胡春春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这份三党联合执政协议更多地体现的是绿党、自民党这两个小党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他们更加寻求与上届政府在形式上的不同,强调所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他说:“一方面,这种联合执政的政府有一个现象就是,相对弱小的政治势力,它的声音可能会更加凸显。而三党中的两个小党——绿党和自民党都是把自己理解为当前德国政治格局中的革新性力量。这就意味着它在很多领域里都企图和上届政府表现出一些不一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有时候是为了‘求变而变’。”
“另一方面,自民党跟绿党比较大的特点就是意识形态化比较严重,在价值观上绝对化、在意识形态方面倾向于固化。他们对于中国意识形态的固定看法确实反映在了这份执政协议的外交政策的表达中。”
此外,胡春春还指出,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一些非常不理性的政策,这种气氛对西方世界整体的对华态度产生了实质的影响。
他说:“这份执政协议中提到的涉华议题并不是德国人单独的想法,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基本上都会把这几点作为对华的攻击点,或是政治上的某种交易筹码,企图阻碍中国内部的发展,这种外部因素对德国的这份执政协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尽管德国新政府的执政协议中出现多处涉华内政的表述,但胡春春强调,中德关系建立在广泛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未来走向不会被某些书面表达所左右,也不会出现全面恶化。
他说:“中国和德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中德都希望能源、技术、货物能够受到更少的限制在国界之间流动,在这个意义上中德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此外,无论是在环保、电子化、重要经济部门转型等议题上,或是在更大的意义上维持全球公平的贸易规则的议题上,中德双方都有很多的共同的利益。而至于一些有分歧的地方,中德双方目前都能够抱着尊重对方价值观的态度,坦诚地面对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10月13日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时强调,中德本着互利合作精神,发挥两国经济互补性,实现了共赢。这证明,国与国之间完全可以避免零和博弈,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德关系应该牢牢把握的主基调。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德关系,愿同德方保持高层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人民友谊,深挖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积极开拓能源转型、绿色和数字经济等务实合作新领域,推动中德合作走深走实。
关于德国新政府执政协议的多处涉华内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5日表示,中方重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希望德国新政府延续务实的对华政策,与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把精力用在推动中德各领域务实合作上。
他同时强调,台湾、南海、涉疆、涉港等问题都是中国内部事务,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历届德国政府均秉持一个中国政策。希望德国新政府继续恪守这一政策,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维护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