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天猫“双十一”的成交额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最低为24%,今年录得史上最低增速。而京东今年的交易额增速也低于2020年32.83%。
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李凯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的交易额增速放缓,与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4.9%,较前一季度7.9%的增幅收窄有一定关系。
他说:
“首先,国家一开始对疫情的预估是比较严重的,后来因为中国出口表现非常优秀,疫情对经济冲击减弱,这就使得我们有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跟与经济表现有一定的脱节。其次,疫情使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而服务业复苏整体落后于制造业恢复的速度。现在服务业已经占到了就业比重的约50%,所以服务业受到影响对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影响比较大。”
但李凯副教授强调,目前,中国正在积极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地方政府也在通过发放各类补贴刺激服务业。只是因为政府补贴跟“双十一”补贴的内容有不同,且存在消费时间的不同步,因此补贴效果并没有显示在今年“双十一”。
他说:
“接下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更加积极一些,可以看到,股市已经开始往上走,房地产前一段跌得很厉害,最近也开始有些稳定住了,恒大基本渡过难关,整个社会的经济预期正在逐步好转,预计第四季度的GDP数据能够恢复到较好的水平。”
此外,理性消费的理念正在中国盛行。中国社交平台“豆瓣”上有诸如“消费主义逆行者”“拔草互助协会”“如果我们可以不通过消费获得快乐”等反消费主义的小组,总数约50万人。
在小组的组规中写着:“我真的需要它吗? 我会为它花费多少金钱和时间?它的价格和品质相符吗?我能等30天再决定是否需要它吗?再问自己一次,我真的需要它吗?”这些小组通过鼓励人们思考消费的必要性,进而重新审视购物行为,主张物尽其用,反对浪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各大购物平台推出的双11满减和游戏领红包活动”,58.0%的人选择“拒绝消费陷阱,只买必需品”,而“太烧脑且费时间,钱还没省多少”占30.2%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86.8%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在“双十一”期间能做到理性消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表示,理性消费的理念的确对今年“双十一”的消费热起到较大的降温作用。因此,尽管交易额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代表人们的收入出现下降,“双十一”的交易额并非中国宏观经济的风向标。
他说:
“第一,现在大家买东西都比较理性,之前‘双十一’很多人买完就后悔,而今年很少看到有人去特别抢购什么东西。第二,这种购物节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大众来说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这也是人们逐渐理性消费的一种体现。”
对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了一位曾经热衷于在“双十一”消费的“90后”,她表示,相比于前几年的为这个购物节提早“做功课”“多平台比价”,现在她已经大大减少了非必需品购买。
生活在北京的李女士说:
“前两年的‘双十一’,我基本都要买将近3000元的东西。后来想想,那些衣服、鞋子、护肤品、化妆品根本不是非买不可的。看上去很低的价格也不是错过一次就再也没有了,每年的购物节非常多,甚至有时候不是购物节的日子,价格反而更低。只是当时容易在那种气氛的‘怂恿’下冲动消费,总觉得大家都在买,不买好像就亏了,所以浪费了非常多。疫情之后,社交、旅游都相应减少了,对化妆品、衣服的需求也下降了。今年的‘双十一’我只买了像纸巾、口罩这些每天都会用的消耗品,加在一起只花了一百多。”
“双十一”最早起源于阿里巴巴旗下购物网站在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淘宝商城促销日”,现已演变成全行业一年一度的购物活动,及影响全球零售业的消费现象。“双十一”的发起者阿里巴巴CEO张勇将“双十一”称为“商业界的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