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指标》的报告显示,专利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在2020年出现反弹。商标申请活动增加了13.7%,专利增加了1.6%,外观设计增加了2%。报告汇编了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主管局的新数据。
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证实,尽管出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但知识产权申请量——一项强有力的创新指标——在这场大流行病中表现出显著的复原力。这与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专利和商标的申请活动都急剧萎缩。
谈及全球商标申请活动量在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下仍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原因,中国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教授孙玉荣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
“虽然新冠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出现了减速,使得有些国家经济出现了倒退。但与此同时,这场危机也对传统部门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医疗卫生、在线教育和网络购物等。”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了150万件专利申请,这一数量比第二大国美国的专利局(597,172件)受理的申请量多2.5倍。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韩国和欧洲。这五大主管局受理的申请数量共占世界总量的85.1%。
对于中国取得的优秀成绩,孙玉荣教授指出:
“中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这说明中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对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意识到在拥有核心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仍需做出一定突破,并注意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申请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再度出现。为此,2021年1月27日,中国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针对一些地方对专利高质量发展要求重视不够、贯彻落实不力、盲目追求数量指标的现象提出要求。
《通知》明确了11种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对相关申请人,将采取不予减缴专利费用,取消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企业资格,取消中国专利奖申报、参评或获奖资格等措施。
对此,孙玉荣教授认为,
“需要进一步提升专利质量,不以保护创新为目标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必须予以坚决遏制。”
此外,中国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去年2月还针对高校提出要求,发布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大幅提升。但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中国高校专利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等问题。因此要坚持质量优先,突出转化导向,树立高校专利等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突出转化应用导向,倒逼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升。
孙玉荣教授强调,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国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高校还需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针对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商业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日表示,这样的成绩,是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奋斗出来的,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出来的。展望未来,中方将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不断提升与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内各方的国际合作水平,为全球知识产权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