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中东外交 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中国正在与中东三个关键玩家进行协调,以加强能源及其货物运输的安全性。《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是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和伊朗此时此刻合作,也是美国霸权行为迫使我们不得不抱团取暖,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专家就中国外长王毅中东之行做出上述评论。
Sputnik

专家:伊朗和中国的协议将削弱美国对德黑兰制裁的影响
王毅将于3月30日访问阿曼,周一他在对巴林进行正式访问。周日王毅与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共同出席了两国合作灌装中国新冠疫苗生产线项目的“云启动”仪式。这将是阿联酋第一条疫苗生产线。一天前中国和伊朗在德黑兰签署了涉及政治和经济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当代东方一般性问题研究中心专家玛丽亚·帕霍莫娃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还注意到中国外长此次中东之行的另一重要事件。王毅在阿联酋、伊朗、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访问时提出了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倡议。

玛丽亚·帕霍莫娃说:“我们看到中国正在努力确保‘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和中国商品供应线路安全。中国外长访问了主要的关键玩家——伊朗、土耳其和海湾阿拉伯国家。这是该地区的三个主要权力中心。此次访问的背景是与美国的对抗正在不断加剧,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它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包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今天这项倡议受到美国威胁,因此中国外长在伊朗和土耳其以及这次访问的阿拉伯国家提出了实现地区安全稳定的倡议。地区安全稳定倡议应同时吸引该地区的所有三个权力中心参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中国已肩负起更广泛地区调解人的角色,提出确保海湾地区安全稳定以及促成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谈判的计划。

王义桅专家说:“中东问题历史上非常复杂,现实中也是纠缠得非常多。过去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破坏了中东地区国家进入现代社会或者转型的历史进程。后来西方殖民者又控制了地区的石油资源,尤其是美国接管了欧洲的殖民体系后,更是造成了地区国家对美国安全保护的依赖,以致于形成了‘美国治下的和平’。由于中东地区的和平安全依靠外来强大的力量进行约束,使得美国可以拉一派打一派,包括在制造逊尼派和什叶派矛盾方面。再加上美国在联合国的否决权基本上是为以色列行使的,因此在中东地区始终没有找到公平正义,毕竟总是有超级大国为以色列撑腰。
“如果过于依赖传统的能源经济,中东国家将依然受到石油美元和‘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约束。美国在伊核、叙利亚等问题上的一系列操作根本是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这也将加速伊朗走向了核武装的方向。包括推特、脸书所谓的数字革命,实际上也是干涉他国内政,导致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所以我认为中方提出的五点倡议特别具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近代西方殖民者在地区制造的麻烦和纷争。
“中国与以色列本来就是比较友好的关系,二战时期在上海庇护了很多犹太人,同时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也是兄弟关系,和土耳其等其他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也都不错。一直以来中国都强调要交朋友,而不是制造敌人。不干涉他国内政,鼓励他们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希望集体团结起来执行公平正义。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发展与阿拉伯世界的战略合作,推动地区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的能源转型。除了阿联酋的火星计划外,中方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宇航和互联网等领域也都有参与。此次中方的主张非常体现中国的传统和合文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维护联合国和国际法的权威。”

中国伊朗轴心正成为石油市场上快速增长的力量
中国与伊朗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是王毅访问德黑兰的主要成果之一。签字仪式在伊朗电视台播出。西方媒体还特别注意到中国外长在签字之前的声明。王毅表示,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不会受到当前局势的影响,而是永久性和战略性的。中国外长还指出,伊朗独立建立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不像某些国家,打一通电话就改变了立场。

美国的压力迫使中国和伊朗相互支援。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教授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这并不是建立针对美国的联盟,而是一种自卫措施。

冀开运专家说:“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是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在全球化时代加大对外开放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应对美国霸凌和‘长臂管辖’的一种突破性行为。可以说协议的签订正当其时。”
“值得注意的是,中伊全面关系的发展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本身是包容和开放的。既没有妨碍中国与中东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也没有影响中国与亚欧非其他国家的往来。当然,中国和伊朗此时此刻合作,也是美国霸权行为迫使我们不得不抱团取暖,但是这并不等于中伊是要结盟来对付美国。中国从战略、心理和全民意愿上从来不会选择与美国冷战和对峙,只是说在美国的打压下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自卫性的措施。”

这份协议涉及政治和经济合作问题。 冀开运认为,对伊朗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它将削弱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影响。

冀开运解释说:“我认为此次合作存在三个亮点:第一,中伊合作是长期性、战略性和全面性的,包括中国对伊朗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将来在能源方面的互相依存;第二,双边贸易将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这不仅符合国际潮流和信息化时代新的金融制度,更是突破美元霸权的一种新尝试。不过中方毫无取代美元体系的意思,更无意与其作对;第三,对饱受制裁的伊朗而言,此次的中伊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冀开运专家认为美国的“长臂管辖”以及伊朗政治经济体制的内因是落实该协议的两个主要障碍。

他说:“今后随着中伊合作的升级换代,美国的‘长臂管辖’将更加周密、狡猾和凶险。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当前我们在制度技术层面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但是中伊合作新框架的前方道路还是很艰难。这也就意味着短期内并不会迎来中资企业到伊朗的大规模投资,当前最多只是一个顶层的宏观设计而已。而且除美国这一外部因素外,伊朗政治经济体制的内因也是让全面合作落地困难的一方面。比如伊朗民间与政界是否能够达成招商引资和善待外资的共识,在一些贸易细节问题上能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中国驻伊朗经商处的网站上出现了大量到伊朗投资的中资企业、中国商人上当受骗的案例,而且在陷入司法诉讼之中长期无法得以解决。我想伊朗令人堪忧的政商环境需要中伊双方共同的努力,特别是希望伊朗避免情绪化,排除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怀,从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的角度来落实两国的合作规划。不过不管怎样,我认为中伊今后合作的前景还是有的,特别是在鲁哈尼总统卸任之前。而且拉里贾尼深受哈梅内伊的信任,再加上拉里贾尼家族在伊朗政坛、司法界的巨大影响力,应该说中伊的合作框架是受到哈梅内伊本人或者伊朗高层支持的。”

上周末美国总统拜登对中伊伙伴关系表示关切。他在特拉华州的一次记者会上表达了这一点。玛丽亚·帕霍莫娃认为,中国将不得不应对美国日益加剧的对抗。

她说:“王毅访问伊朗期间达成的协议可能会导致与美国的矛盾加剧。中国已采取积极步骤发展与伊朗的合作。中方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很可能这一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战略层面的立场与俄罗斯进行过协调。美方已经严厉制裁,而中国将不得不寻求其他经济手段,因为现在中国对美国对伊朗的一揽子制裁感到非常不满,其中中国与伊朗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以及伊朗对华石油供应都受到这些制裁的影响。”

 王毅此次中东之行是今年的第三次重大出访。 1月他访问了非洲和东南亚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