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将继续从拉达克撤军

中国和印度军方正在就沿实际控制线的三个地区的部队撤离进行谈判。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专家们认为,建立边界互信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并成为恢复投资合作的推动力。
Sputnik

中印第十轮军长级会谈对前期一线兵力实现脱离接触给予积极评价
拉达克的部队撤离的下一阶段可能会涉及德普桑、温泉和戈格拉地区。中印第十轮军长级边界会谈结束后,外界才得知了这些消息。谈判于2月20日在实际控制线莫尔多会晤点的中方一侧举行,共持续了16个小时,并于第二天晚些时候结束。

两国军方此次会谈始于所谓的非军事化地区,恰好是去年在拉达克的加尔文河谷事件发生后双方都聚集了重要力量和资源的地方。

此次会谈是在拉达克东部班公湖北岸和南岸脱离过程完成后立即开始的。双方赞扬该地区前线部队顺利脱离接触,并指出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为解决拉达克西部地区实际控制线沿线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良好基础。中印军方同意遵循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继续沟通对话,稳定和控制当地局势。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建立边界互信的过程虽然曲折,但这一趋势会保持下去。张家栋主任说:

“实际上目前已经是阶段性地达成了撤军协议,解决的是一些最敏感、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摩擦点,比如班公湖南、北岸。只是这种撤军是点对点形式,而非全面性解决。我认为今后这一积极的趋势基本是可以维持的。万事开头难,现在中印双方内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通过谈判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而这一点在过去是很难有的。那么现在既然已经形成,哪怕过程中会有反复曲折,但是我想总趋势是可以保持住的。”

华媒:印度在中印边境冲突期间丢下大量越线人员 中国军队予以救治
去年边界紧张局势成了印中两国公司合作骤降的原因之一。其中,来自中国的约150个投资项目被中止,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几天前路透社援引印度政府和行业内部消息来源报道称,在两国争议边界地区军事紧张局势减弱的背景下有可能冻结45项中国投资计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民相信,双边关系的改善将为合作开辟广阔前景。王志民专家说:

“首先,中印的边界对峙态势有所缓和,这是双方关系转好的一个标志。其次,印度自莫迪上台以后一直在推进“印度制造”计划,希望充分利用劳动力较多的优势来推进强国战略。可以说中印作为两个大国,若是双边关系向好,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当前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十多年来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都在30%以上。再加上中国疫情防控效果良好,疫苗研制也颇有成效,所以印度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开展经济合作,对印度无疑是有利的。另外,中印关系逐渐回暖,可能与美国新政府的上台也有一定关系。 当然,中印的投资合作也存在一些挑战:一是中国企业的顾虑。此前中印紧张对峙期间,印度政府对中国投资采取了一系列非常不友好的措施,比如禁止中国的APP应用,这使得中国投资者对前往印度投资的信心下降;二是国际局势的变化。拜登近日在七国集团领导人的线上峰会表示,中国仍然是竞争对手,甚至要应对所谓的中俄威胁。不过对此欧洲也有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德国就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三是印度民间的情绪。 ”

印度政府在与中国进行投资合作的立场上令人期待的变化可能首先涉及到工业。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汽车、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等部门被称为是非敏感部门。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受到了去年印度对华投资控制加强的影响。很有可能,印度消息来源谨慎谈到的有关解冻中方倡议的领域将恰好涉及上述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