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北极”号新自行式平台将提升北极科考水平

12月底下水的俄罗斯“北极”号自行式平台将取代北极浮冰漂流站。
Sputnik

“北极”号耐冰自行式平台于2018年铺设龙骨,两年后下水,对于如此大型项目而言,用时之短打破了以往纪录。该平台主要来在北极冰川中进行数月的自主漂流。

普京:未来几十年俄罗斯将扎根北极和北方领土

按计划,“北极”号将于2022年底交付俄联邦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随着该平台的启用,俄罗斯将恢复苏联时期的漂流站科考形式。新平台的特别之处在于,实际上它是一个完整的浮动科研中心。

“北极”号船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其卵形设计可轻易将船往外推,避免在冰中冻结,因此可在北冰洋高纬度地带全年航行,而不受冰况限制。

“北极”号将负责进行地质、声学、地球物理和海洋学研究,无需破冰船。即便船外温度降至零下50℃,船员依旧可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北极”号将由14人操控。此外,还可搭载约20名科学家。该平台排水量约1.1万吨,速度为10节,燃料可供自主航行两年时间。甲板上设有直升机停机坪。

俄罗斯海军部造船厂总经理亚历山大·布扎科夫表示,每位船员都将拥有单独的设备齐全的舱室,因为考察任务将旷日持久,至少要远离大陆半年时间。

圣彼得堡开始建造“楚科奇”号新型核动力破冰船

布扎科夫说:“船上有20个不同用途的实验室,用以研究气候、冰融过程以及低温对工业设施的影响,开展海底测绘工作,并长期监测天气状况。”

全俄舰队支持运动主席、海军上校米哈伊尔·涅纳舍夫指出了“北极”号对俄罗斯积极开发北极的重要性。

“该项目成功运用了之前浮冰漂流站的使用经验。”他说,“以前,极地工作者主要在冰上开展工作。由于冰原破裂,一些科考队不得不撤离。如今不会再有这种问题。船只的形状设计主要是出于功能性考虑,它能够全年处于极地环境,即便被多年冰困住也不碍事。”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使用漂流站研究北极的经验。1937年组织了全球首次北极考察,当时苏联极地工作者与冰一起漂流了近一年时间,行程超2000公里。

1950年以来,几乎每年都会派出这种科考队,但在苏联解体后停止。俄罗斯于2003年才重启北极科考活动。

消息人士:俄将首次向北极上空放飞大气卫星

科学家将科研设备运到冰原,并建起小型模块化营地。但冰层经常裂开,为撤离科研人员耗费了大量资源,以致计划失败,还损失了昂贵的科研设备。

近几十年来,这一问题变得尤为严重。科学家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川不像以往那么坚固。极地工作者于2010和2013年从冰上撤离。2015年,预期工作一年的“北极-41”仅工作了4个月。漂流站计划暂停。

据专家评估,“北极”号平台将使北极研究达到新高度。其坚固的结构及自行能力将扩大科研任务范围,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并极大地确保在北极恶劣条件下开展工作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