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减少刺激措施?

随着对经济前景信心的增强,中国将减少新冠疫情后为恢复经济所采取的刺激措施。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社科院建议中国在2021年将预算赤字削减至3%。中央政府可能还会减少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
Sputnik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的财政和其他措施。首先,预算赤字数十年来首次增加至GDP的3.6%。此外,中央政府还批准了1万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国债抗击疫情。另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增至3.75万亿元。这些资金用于刺激投资。还出台了一揽子财政福利支持企业和百姓。个人免税收入最高限额提升到五千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税率也降低了。总体而言,财政刺激措施约有2.3万亿元。最后,中国政府要求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增加至少40%。

专家:中国经济第四季度强劲复苏,预计全年增速将超世行预期
这些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在第一季度出现下滑之后,中国经济随即开始增长,复苏速度逐月增加。 11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7%,高于10月份的6.9%。11月份零售额增长5%。 出口增长更快。由于许多国家疫情仍然严重,生产萎缩,依靠中国进口弥补了国内短缺。因此11月中国的美元出口额同比增长21.1%,为自2018年2月以来最大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而失业率下降到2019年12月的5.2%。

总的来说,根据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2%。明年中国GDP可能增长近7%或8%。中国商务部专家梅新育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经济复苏的良好结果表明,对专项刺激措施的需求正在减少。

梅新育专家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复苏的态势强劲,比我们预期要好得多。预计明年这些超常规的刺激经济措施退出舞台,可以说是时机成熟。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有能力走向经济更加可持续务实发展的方向,给全球实体经济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持。”

支持经济的财政措施除其有效性外,还有一个缺点。目前中国政府面临预算支出增长而预算收入下降的情况。在地方政府这一级,这个问题尤为严重。按照中国财政部前副部长张宏利的说法,在2020年的前10个月,约60%的案件中地方政府依靠新借款偿还旧债。上半年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债务增加3.7万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的3.3万亿元。正如梅新育专家指出的那样,应该及时取消激励措施,否则它们将在经济中衍生出新的问题。

梅新育专家解释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在当时那种不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超强力度的财政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可以说这些刺激措施在当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些超强力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待经济逐渐复苏、预期正常化的时候,我认为这些措施就需要取消了。首先,财政政策的过度放松有可能会削弱各级政府的财政纪律,导致财政支出用到一些低效、无效甚至逆效的项目上,给未来留下很大的债务负担。其次,货币政策的过度放松有可能会制造泡沫,导致经济资源走向错误方向,过多投向虚拟经济部门,而不是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考虑到我们经济稳增长的效果已经实现,我认为可以停止这些超强力度的经济政策。”

中国经济正迅速赶上美国
中国克服2008年危机的经验表明,债务过度膨胀会导致经济根本性失衡。当时中国推出的经济刺激措施超过GDP的12%。然而这些资金绝非总是被用于有效地投资,仅对GDP的短期增长做出了贡献,而对长期发展却没有做出贡献。重复建设的高速公路和机场出现了。钢铁和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大一部分资金被用于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开始膨胀。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奉行降低杠杆率的政策。然而新冠疫情将所有的牌打乱了。为了刺激经济,有必要再次增加贷款。目前中国政府、公司和家庭的债务总额已增至GDP的335%,尽管在第一季度仅为GDP的318%。

或许在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高层将讨论新的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摆脱危机的措施。可以假设,将减少刺激措施,仅保留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不管怎样,这些方针与“两会”期间宣布的经济政策逻辑上保持一致。中国政府当时没有设定GDP增长目标,而是强调重要的不是量化指标,而是质量增长指标、实体部门以及百姓整体生活水平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