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呈增长势头
基础型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将是G20国家中唯一的经济有正面增长的国家。总体上,亚太地区的越南今年也会出现增长。对其它国家的预测不甚乐观:印度经济将下降10%,菲律宾下降8%,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GDP将下滑6%。但另据JCER预测,5年中,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将从新冠危机结果中恢复出来,重新展示大流行前的正常指数。
尽管中国是第一个遭遇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国家,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创纪录地下滑了6.8%。但中国还是快速恢复了经济活力、工业生产和内需,因此有了经济增长。同时,每个月的指数都在改善。评价生产领域活力的采购经理指数(PMI),11月份达到52.1%。这是2017年9月以来的最高指数。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11月份的出口增加了21.1%,进口增加了4.5%。1月到11月期间,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37万亿美元,同比增加了4.3%。此类商品出口额占59%。中国在冠状病毒大流行背景下,增加了医疗产品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出口,今年头11个月,此类产品出口年度增长了42.5%。
哪些因素阻碍着美国的GDP
因中国恢复状况良好,国际评级机构正在改善对中国经济状况的预测。比如惠誉国际评级,将2021年的预测提高到8%,尽管9月份的时候,还认为中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为7.7%。据惠誉预测,中国今年将有2.3%的增长率。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扩展型预测场景,到2035年,中国经济将每年最少增长3%,而美国此阶段GDP增长不超过1%。
这样,根据JCER研究结果,中国在2028-2029年前,GDP总量将超过美国。除冠状病毒引发的危机外,美国还存在自身经济结构性问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存在很多阻碍性要素,使美国的GDP无法增长。在中国经济增势良好和美国恶化的背景下,两国之间的差距缩小速度变得更快了。
他说:“我认为美国经济有自己的结构性问题。首先最突出的就是经济高度金融化,实体经济比较空心。虽然金融业获取的是暴利,但是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再加上实体经济空心化,导致了大部分人都没有稳定的收入,贫富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今年在疫情的背景下,产业链的断裂更是让美国的经济遭到巨大影响,尤其是服务业;其次美国国内的政治体制结构也很难扭转经济现状,政府的管理效能大幅下降,无法为经济未来的发展作出纠正,这也使得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不复存在。同时这种情况下还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即美国民族主义的兴起。这进而又破坏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让经济复苏更是雪上加霜。当然,美国的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也是其经济难以复苏的一个原因。另外,从经济增长长远影响的角度来看,过去美国的科技实力全球领先,是保证自身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动力。但是近年来美国科技的领先优势大幅缩小,中国等其他国家的科技快速崛起。再加上美国民族主义抬头后,限制外来高科技人才,进一步加剧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内需,是经济恢复的主要因素
中国选择了“双循环”战略,依托国内生产和消费。这样,中国在外部经济复杂化条件下,将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可刺激本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财政部长刘昆宣布,中国将加强支持实施此战略的财政措施。其中,将促进公共需求,进口高质量商品,借助于财税措施,支持科技创新,改善中国支持研发的支出效率。专家卞永祖认为,内需是未来经济恢复的关键性要素,今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他说:“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内需问题,因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是靠内需拉动。过去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但是去年中国与美国就已相差不大。而今年中国很可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并且中国的经济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内需市场规模肯定会持续扩大。再加上中国的内需市场是建立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之上的,内需市场的扩大能够给本土企业和外资都带来更多的机会,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实力迅猛增长,中国的大学生规模庞大,高科技人才培养非常迅速,使得中国的一些科技开始领先。未来中国在技术领域的突出表现,也可以使中国的经济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另外,中国的体制也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比如我们除了短期的五年规划外,还有十年和十五年的中长期规划,这种规划都会保证中国的经济走在相对正确的方向上,保证中国的经济能够有一个相对合理健康的外部体制。”
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JCER)预测,到2023年,中国的生活水平将大大增长,中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联盟,人均GDP将达到28000美元。其它亚太国家,其中包括越南,同样将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可以期待,到2035年,越南将达到中国居民目前的收入水平。而届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