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增长将靠技术独立

技术独立和自力更生是中国未来增长战略的核心,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解释新的五年发展计划时做出此番表示。地缘政治和COVID-19疫情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将迫使中国加速其发展模式的转变。
Sputnik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考虑发展自身技术能力并向全球价值链顶端攀登的必要性。早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已提出,独立创新应成为未来15年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同时建议要特别注重在六个领域的创新发展:计算机技术、电信设备、现代办公设备、软件、新能源、节能产品。

后来中国又制定了许多计划,包括“中国制造-2025”,其中阐述了更全面的更新整个现有工业基础和发展创新产业的途径。而且所有这些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中国的科技潜力,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并使中国在技术上独立于其他国家。

敌视,迫使中国加快实现技术独立

当时中国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关系还处于相当稳定的水平。最初中国发展自己的创新愿望不是出于政治动机,而仅仅是出于经济考量。过去十年中国GDP增长率虽然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在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现已超过一万美元。因此,当中国的技术水平尚不足以与世界市场上的传统工业强国竞争时,中国便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但是劳动力成本已经太高,无法成为“世界工厂”。尽管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庞大的供应链,但如今生产许多消费品(如今是中国在亚洲和拉丁美洲欠发达国家中的主要出口产品)通常更有利可图。因此,中国需要技术上的突破,以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走向高端的趋势感到担忧。因为这样一来,传统工业化国家就要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不再怀疑特朗普政府让中美对抗达到的最终目标根本不是纠正贸易失衡,而是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行为。但这里自相矛盾的是,美国只能因此增强中国对既定方针正确性的信心。华盛顿不时出台新的限制措施,一次又一次显示出一个国家拥有技术独立的重要性。毕竟,美国着实打击了中国在芯片、微电路、操作系统等方面没有优势甚至落后的软肋。正如中国资深互联网观察家刘兴亮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的那样,正因为如此,首先需要在这些行业发展自己的实力。

刘兴亮专家说:“我认为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快基础科学研究的步伐。当前我们在应用科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在基础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还需要去努力。包括我们的芯片、操作系统等被人卡脖子,核心问题也是因为在这些科学方面有一些意识薄弱。当然,这些领域的发展也不能着急,还得有耐心。当前抢夺最厉害的就是涉及芯片、操作系统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打压华为让我们这么难受,也是因为我们很多与AI、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在这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认为今后我们还是应该从这些重点领域去发展中国。”

专家:华为芯片禁令很难长期维持 美国大选结果会对其产生影响
美国当局一直在推行将中美经济脱钩的政策,并限制美国公司与中方合作。首先,华为被禁止使用利用美国技术生产的先进芯片以及Google产品,包括Android操作系统。之后又有几十家中国公司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黑名单,这进一步限制了与美国公司的合作。此外,美国当局禁止美国养老基金投资中国公司的股票,借口是他们似乎与中国国防工业联合体合作。据路透社最新报道,最近,美国列出了89家中国公司的名单,其中主要涉及航空航天领域。据美方称,它们都与中国军方有联系。这些公司将被禁止从美国供应组件。刘兴亮认为,显然美国的制裁只针对那些中国努力建立自身优势的高科技产业。

刘兴亮专家接着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实现技术的独立,尤其是关键技术立足自己无疑是正确的。不过我个人认为中美的脱钩应该是暂时的,对此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毕竟世界大协同、大合作仍然是长久的发展趋势,只有国际间开展合作,才是实现技术发展的最快速路径。另外,中美技术脱钩也不利于美国自身科技的发展,完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中国清楚国际合作和全球化是现代技术进步的基础。这对学习最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中国和吸引世界各地最有才华的美国都有利。因此,目前中国对美国的制裁压力做出的反应还是比较谨慎,只有在美国的行动影响中国的根本利益时才会采取报复措施。例如,针对对台武器销售,中国对包括波音国防、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内的许多美国公司实施了制裁。

尽管如此,无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如何发展,中国都将继续发展自身的技术实力。技术进步将成为增长的新动力,就像廉价劳动力和出口曾经发挥的作用一样。根据新的发展计划——该计划不仅设定了未来五年的目标,而且设定了更长期的目标——到2035年中国应成为技术创新的领先国家之一,就人均GDP而言,它应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