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能否摆脱中国稀土

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正在设法摆脱中国稀土供应链。目前中国控制着稀土金属提取和加工的大部分市场。中国利用规模经济可以保持较低价格,因此新的竞争者进入该行业极其困难。
Sputnik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制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加剧了西方的担忧,担心中国可能会限制用于不仅生产电子产品而且还生产战略上重要的军事装备所需的稀土的供应。中国宣布对这家美国军事装备制造商实施制裁,是为了回应美国向台湾出售价值6.2亿美元武器的决定。西方媒体,包括彭博社,称制裁是象征性的,因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活动实际上与中国无关。亚洲仅占公司收入的9.7%,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主要亚洲市场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美国能摆脱对中国稀土金属的依赖吗?
中方没有正式披露中国对洛克希德·马丁的制裁细节。但正如《环球时报》援引专家们的意见所报道的那样,中国可能禁止向美国军事装备制造商供应稀土金属。此外,中国也可能限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中国中间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
稀土金属是全球生产高科技电子产品和其他产品的重要元素。一方面,这种原材料在任何产品单元的产量中所占的份额都非常小。然而缺了它们,就无法生产智能手机屏幕、主板和其他高科技电子产品。甚至军工综合体也取决于这些金属的供应,例如,军机的机身就由稀土合金制成。
直到90年代初世界上大部分稀土金属都开采于美国的Mountain Pass稀土矿。但是后来发现,这种稀有资源的全球最大储量在中国。最终,中国成为世界上稀土金属的主要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目前占世界稀土供应量的95%。
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一项新的原材料战略,其中就包括旨在减少欧洲工业对包括稀土金属在内的中国原材料供应的依赖。11月澳大利亚和美国签署了两国地质部门合作协议,以便绕过中国进而确保关键矿产的开采与供应。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选择澳大利亚作为合作伙伴并非偶然——澳大利亚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稀土供应国。但是,要取代中国成为主要供应国并非易事。

梅新育专家说:“美澳等国意图建立独立于中国之外的稀土供应链,这是他们的自由,中方不干涉他国内政。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他们在建立稀土分离提纯工厂的同时,也需要做好每年赔本补贴的预算。中国自70年代初发展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一直在全世界位于领先地位,美澳等国若是建立新的稀土供应链,其生产成本完全无法与中国相较。而且像这种只能依靠补贴生存的供应链,相关企业注定也会是极为腐败。”

中国出乎意料扩大稀土开采配额
稀土金属生产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原材料本身的稀缺。例如,铈在地球上的丰富度是黄金的数千倍。但是稀土金属的提取和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也不安全。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开发稀土提取和加工技术。目前中国每年生产12万吨稀土金属。相比之下,澳大利亚每年仅生产2万吨这种有价值的原材料。此外,储量在这里并不是决定性的,中国仅占世界稀土储量的36%。
梅新育专家强调,中国不太可能将稀土金属用作对付地缘政治竞争对手的工具,对中国来说,保持可靠供应商的地位更为重要。

梅新育专家接着说:“若是说中国将用稀土来达到地缘政治目的,我认为这是小人之心。首先,稀土用量比较小,即便想要通过稀土来达到目的,除非也是在爆发战争或者出现军事威胁的情况下。而且众所周知,中国从未通过限制稀土供应来达成政治目的。反观美国多次对他国采取禁运、断供制裁,若是美国真心希望与中国和睦相处,又何必担心这些事情。其次,中国希望能够保持可靠供应商的形象,并不愿意如美国那般,动辄就采取断供制裁。”

但是美国却认为,中国将采取与华盛顿相同的方式——利用某些有价值的资源或技术作为制裁手段。然而,如果中国使用稀土金属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那将对中国自身不利,并将损害其国际形象。中国可能很快会失去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毕竟,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澳大利亚、蒙古、日本和美国境内都有稀土金属矿藏。不过中国曾对稀土金属实行过限制性配额。正如北京官方所说,当时是出于环境原因,目的是降低环境污染率。然而,不管中方的动机如何,其结果都是中国在世界稀土金属供应中所占的份额大大下降。因此2016年中国政府取消了配额。
现在,有可能相反,中国将扩大自己在包括稀土金属在内的世界市场上的存在。去年年底中国将稀土金属的提取配额增加10%,达到创纪录的13.2万吨。中国有兴趣增加这种稀有原料的生产和加工,因为中国本身也生产大量使用稀土金属的高科技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