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将重构 准备再度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专家们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国民经济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后恢复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至于中国经济重构将在什么样的氛围中发生,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记者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徐雪梅对此进行了交谈。
Sputnik

中国不会屈服于特朗普的挑衅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认为,中国比其它国家更早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促使之前就已经萌芽的经济趋势在新经济模式下成熟。他们认为,这包括5个经济趋势:数字化、本土市场的影响上升、主要公司之间的竞争上升、年轻一代中的理性消费者人数增加、私营部门的作用提高。
徐雪梅认为,数字化确实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开始对国民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受冲击最严重的都是倚重线下消费的行业,比如商场、餐饮等,而钉钉、网购等线上平台在此期间则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所以数字化确实是疫情给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徐雪梅说。

对中国年轻一代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首个大规模的危机。要知道,正是年轻一代被视为是中国消费者市场的发动机,这并非秘密。疫情迫使已经习惯买买买的购物狂大幅削减自己的花费,而对健康的威胁则迫使人们考虑食品的质量。

“理性消费者数量也有增长倾向,人们在医疗卫生和个人健康发展方面肯定会越来越重视。不过若说人们在消费支出上可能会更加谨慎,我个人觉得这可能只是短期内的影响。因为疫情使企业和经济受冲击,短期内也会通过薪酬、就业等问题影响到个人消费者,但是消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可能性不大,”——徐雪梅认为。

中国不会永远是“世界工厂”
徐雪梅认为,如果说在脱离危机条件后的消费理性未必可被认为是恒久不变的,那么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者们所列举的其它趋势在中国国民经济和工业部门结构的进一步重组中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认为这几个趋势彼此间有一定的关联度,比如第三个关于企业竞争的趋势和第五个私营部门发展的趋势,可以说这两方面与第一个数字化趋势都是相结合的。总体上这三个方面相结合可以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众所周知,私营部门最具活力,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自己发展模式相结合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数字化将来在企业竞争中肯定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否适应数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站稳脚跟。所以未来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多个因素同时作用。不过主要方向还是数字化,将更多的数字科技运用到产业模式当中,”——徐雪梅说。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6.8%,这创下了记录。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5月15日表示,曾经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中国国民经济4月就已经成功取得了一些正面成绩。她说,国民经济进一步恢复的动态具有良好的储备。

“目前国有企业包括央企都是走在复工复产的前列。 因此通过大企业带动小企业逐步恢复到完全复产的状态,我们就能看到经济秩序和活动的恢复。另外,我认为当前仍然不能忽视疫情防控,虽然国内形势较好,但是还存在输入病例的可能性,进而会影响到国内的防控形势和产业发展,”——徐雪梅确信。

截至4月25日左右,规上工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接近85%,规上服务业企业超过70%,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超过60%。从工业来看,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从上月下降1.1%转为增长。从市场销售来看,市场销售也呈现改善势头,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7.5%,比上月收窄8.3个百分点。
尽管消费部门、旅游业、餐饮业恢复得相当慢,徐雪梅仍然做出了正面预测。

“总的来看,若是复产程度较高、疫情防控有效,我们应该能够在全球的经济反弹中位居前列,领先其他国家。对此我个人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因为两会的时间已经确定,各地防控形势也都积极向好,所以我想国内经济在二季度相比全球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回升,”——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