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逐步恢复生产活动

中国正逐步恢复生产活动。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2,这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增加。亚洲市场对这一消息做出的反应是增长。然而,中国国家统计局警告:该指数的增长与2月份基数较低的影响有关,经济形势绝非稳定。
Sputnik

尽管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最先在中国出现,但与现在其他国家的疫情相比,中国似乎已不再是大流行病的中心。死亡人数排名第一的是意大利(超过一万一千人),其次是西班牙。中国在这个令人悲痛的名单上目前仅排在第三位。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在撰写此篇文章时,全球共有78.5万人感染COVID-19,3.7万多人死亡,16.5万人康复。

中国统计局:3月份中国PMI环比回升至52%

在中国,疫情蔓延已得到控制:大多数新感染病例都是输入病例,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现在多半来自在国外感染的人。经过两个月的停工,中国经济开始恢复商业活动。在疫情不太严重的地区,90%的大型企业已复工。小型企业也紧随其上。但除新疆、青海和贵州等受疫情影响最小的自治区和省份外,大多数省份的教育机构仍然无法正常工作。

尽管如此,为期两个月的隔离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2月份的PMI仅为35.7,表明生产活动严重下降。高盛(Goldman Sachs)预计,第一季度中国的GDP将下降9%,到年底增长仅有3%。世界银行作出的预测甚至更糟:根据最新估计,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仅能增长2.3%。路透社称,正因为如此,中国央行的专家们建议不要设定今年的增长目标,这样以后就不必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不必为完成既定任务而给经济注入流动性。

同时,为了支持经济,中国仍然采取财政和货币措施。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将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至2.20%,从而兑现了在G20领导人紧急峰会上就实施货币宽松措施做出的承诺。中国以前没有采取货币刺激措施,而是努力局限于财政手段。例如,受抗疫措施和商业活动下降影响的公司可享受“贷款偿付假期” ,直到六月。早些时候中国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便它们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此外,为了支持疫情严重地区的中小企业,政府还暂时延缓电费支付。最后,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正在考虑增加预算赤字的可能性,发行专门的国债以吸引有针对性的融资。发行这种债券的目的相当明确:应对疫情后果,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向具有系统重要性大型银行提供援助等。

2月中国制造业PMI跌至35.7% 非制造业降至29.6%
但是,纠正国内状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由于参与全球供应链,中国还严重依赖全球需求,而由于其他国家疫情,当前全球需求正在下降。因此,尽管中国国内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正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徐雪梅指出的那样,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在下调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徐雪梅专家说:“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和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前大众都以为疫情可能仅限于中国境内,若是我们尽快控制住疫情,那么中国经济很快就能够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但是随着疫情向海外蔓延,同中国比发展速度更快,严峻程度更高。那么毫无疑问这对全球产业链和外需都会产生影响,而且相较疫情来说可能时间还会更长。尽管国内的疫情基本上已得到控制,但是海外需求的疲弱以及通过产业链造成的干扰,都会对中国经济形成拖累,并且未来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我认为这也是世界银行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原因,而且不仅是对中国,可能也是下调对全球经济预期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徐雪梅专家仍然相信,负面的经济影响将在年底之前消除,因为与传统的经济危机相反,当前的危机不是经济的根本问题,而是紧急情况。所以徐雪梅专家认为,一旦疫情得以克服,危机的根源就会消失。她说:“我个人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虽然疫情可能在短期内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干扰,但是随着各个国家采取有效的防控防疫措施,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逐渐产生实效,负面影响也会逐渐消失。毕竟这次情况与金融危机不同,金融危机是经济的根本出现问题,而现在是因为疫情导致生产生活被暂时性的打乱,属于短暂的干扰。只要疫情结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生产生活得到恢复,经济应该很快就会出现快速的反弹。”

有了来自中国的积极数据,全球市场也相信形势会趋于好转。 上证综合指数上涨0.1%,而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4%。韩国Kospi指数和伦敦富时100指数(FTSE100)做出了更为乐观的反应:分别增长2.2%。 德国DAX指数上涨2.7%,而法国CAC 40指数上涨1.7%。 表现最好的当属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因来自中国的积极数据而增长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