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意大利总理孔特通话时表示,中国愿同意大利一道为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做出贡献。习近平相信,两国互信将进一步加深,合作将更加广泛。尽管中国国内疫情还未结束,但中国已向欧洲所有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显然,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理念的含义远远大于人道主义援助的内涵。
Sputnik

中国外交部:中国将继续向曾帮助过中国的国家和相关友国家提供援助
当前在欧洲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已使一些国家对欧盟统一应对威胁的能力感到失望。正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所说,我们意识到,国际或欧洲国家的团结是不存在的,这不过是写在纸上的童话罢了。武契奇之所以措辞如此严厉,是因为塞尔维亚无法从欧盟进口医疗产品或设备。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意大利也面临类似情况。罗马通过紧急情况协调中心寻求帮助。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没有哪个欧盟国家向意大利提供必要的援助。相反,一些国家,例如,德国,还禁止向其出口药品和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塞尔维亚和其他一些国家别无选择,只能向世界其他地方寻求帮助。第一个对这些呼吁做出响应的就是中国。中国向意大利派出了300名医生和护士,200万个口罩,5万只检测试剂。俄罗斯也向意大利提供了帮助,向

中国外交部:愿同印方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 向印方提供力所能及支持帮助
意大利派出了9架伊尔-76专机:派去了8支由军队病毒学专家和军医组成的机动团队,自动气溶胶消毒系统和医疗设备。由此可见,面对全球大流行,一些国家不知不觉地对欧洲机构失望了,并开始以中国为榜样。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在接受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毕竟,中国制度已被证明更有效。王义桅教授说:“从意大利的角度来看,起初他们向欧盟求助,结果欧盟半天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援助了一些资金。而德国甚至禁止口罩、医疗物资出口意大利,使得意大利对欧盟很是失望,故而才求助于中国。实际上意大利参与‘一带一路’也是对欧盟、西方国家及原有合作模式失望的结果。

“目前中国举国体制的有效性在世界上愈加明显,大家都在学习,包括俄罗斯也参考中国的经验,在莫斯科市远郊开始建设方舱医院。我想这表明中国的发展经验具有普适性,适合全球共享。”

一方面,新冠病毒疫情可能使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变得更加困难。当国与国为防止疫情蔓延而各自关闭边界,限制人口流动之时,经济合作谈何容易。另一方面,中国在2017年第一次``一带一路''峰会期间发起的实施``健康丝绸之路''的倡议,今天似乎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由于流行病等挑战的全球性特点,有必要协调专门的国际机构的工作,以迅速作出反应并共同应对这些威胁。诸如世卫组织之类的现有机构仅具有协调职能,但没有足够的物质甚至医疗资

中国向印度尼西紧急支援17吨防疫物资
源来支持处境艰难的国家。王义桅专家指出,中国恰好是在抗击疫情、生产资源方面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并主张建立真正有效的国际机制,向受灾国提供物质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有效的医疗体系,应对所面临的威胁。王义桅接着说“在推动国际合作的进程中,我认为中国将在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政党和组织的认可。区别于西方原来‘你赢我输’或‘我赢得多你赢得少’的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共赢’和‘共输’;第二,中国提出应该建立一个类似于亚投行的组织或机构,以便今后帮助更多国家提高公共卫生能力或者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大量的非洲国家都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防御病毒能力也比较弱,需要共同援助。但是世卫组织在传统的国际治理中比较边缘化,不具备像世界银行一样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仅仅依靠世卫组织可能已不够;第三,在物质层面进行援助和分享经验。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产业链能够满足世界应急物资的需要,我们向伊朗、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甚至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中国作为最早遭受疫情冲击的国家,还可以将经验制成手册分享给他国。通过这种分享,中国也能增加治疗不同种族和地区的医疗经验,提升中国公共卫生的治理水平和
新冠疫情将有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竞争能力。”

新冠病毒疫情已经表明,即使是发达国家的卫生系统也无法应对如此大规模的灾害。至于发展中国家,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扩大“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参与)对于卫生系统而言是无可非议的,以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保护公共卫生并控制疫情的传播。

在王义桅专家看来,进行疫苗生产也很重要。上周中国表示正在着手一项新冠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俄罗斯到2月底已拥有五个原型疫苗。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正在积极进行工作。但是,他没有透露疫苗可以广泛使用的具体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