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首先,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他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比如,很多消费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延期了,待疫情结束后自然会释放,像2003年非典期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低到了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再比如,这次疫情期间,一些行业逆势增长,网络购物、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和智能制造等加快成长。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潜力。
丛亮表示,其次,应急政策措施正在积极对冲疫情影响。前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六稳”举措;这段时间以来,又根据形势需要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多项有力有效的对冲政策,包括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和稳岗补贴等等。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相信将会不断缓解经济运行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他继续说,第三,复工复产促进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不断恢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级部门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原则,按疫情风险低、中、高等级,差异化分区分类推进复工复产。着力打通交通堵点,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全面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协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先行保障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物流等关键行业及上下游产业同步复工,确保产业链正常运转。落实“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的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企业,特别是重点地区企业的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问题,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真正让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动起来”,让经济“转起来”。
最后,丛亮指出,第四,发展潜力和政策储备仍然充裕。他说,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中国各地将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继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适时出台实施相关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丛亮表示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团结奋斗,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做好政策对冲,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