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1.0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正式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1.0版,北斗精密单点定位信号和B2b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测试版,以及北斗系统发展报告4.0版。
Sputnik

俄3颗“信使-M”通信卫星和1颗军用卫星成功入轨
据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按照“三步走”战略建设发展。北斗一号系统1994年启动建设,2000年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二号系统2004年启动建设,2012年投入使用,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三号系统2009年启动建设,在北斗二号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扩展功能,完成30颗卫星组网发射,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于一体的高品质服务。

2018年12月,完成包括18颗MEO卫星的基本系统建设和1颗GEO卫星发射,并开通全球服务;2019年12月,又完成6颗MEO卫星和3颗IGSO卫星发射,完成核心星座部署,系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再发射2颗GEO卫星,将完成全系统建设,实现满星座运行服务。目前,北斗系统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2020年后将平稳过渡为北斗三号系统为主提供。

北斗系统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提供七种服务。具体包括:面向全球范围,提供定位导航授时(RNSS)、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和国际搜救(SAR)三种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SBAS)、地基增强(GAS)、精密单点定位(PPP)和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四种服务(详见表1)。其中,2018年12月RNSS服务已向全球开通,2019年12月GSMC、SAR和GAS服务已具备能力,2020年SBAS、PPP和RSMC服务将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