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考察团成员分享赴俄外高加索地区联合科考感受

中国地理学会考察团结束了在俄罗斯外高加索地区为期十天的科学考察活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了此次科学考察的两位参与者——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杜德斌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次活动队员代表王晓利博士,请他们介绍此次科学考察的主要收获并分享此行的体会。
Sputnik

问:为什么选择外高加索地区进行联合科考活动?

杜德斌:这个地方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地处欧洲和亚洲的分界处,是东西文明接触的地区,民族构成复杂,也是容易发生冲突的;在自然地理上是世界上最北的亚热带,在自然景观上有高山、有海岸、也有平原,地形结构复杂。

中国地理学会代表团访问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王晓利:因为我从博士一直到工作以来,从事的主要是中国沿海地区气候变化,甚至包括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还有适应的研究。此次赴俄联合科考的考察区主要是位于黑海西部沿岸地区,也属于沿海地区。所以我对黑海沿岸的这个气候背景,还有它的自然地理概况等等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报名参加了此次科考活动。

问:团队进行了哪些方面和领域的科学考察工作?您认为,时间和科考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

杜德斌:考察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如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植被、动物、生态保护等;在人文地理方面,包括该地区历史发展、民族迁移、风土人情,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等等。在考察时间上,选择秋天这个季节非常合理。在世界同纬度的地区,这个时候已经很寒冷,但外高加索地区,特别是黑海沿岸十分温暖,这使考察团体验到了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时间的长短也比较合理。考察的内容也比较合理。

问:在联合科考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令您感到惊讶或开心的事?

杜德斌:最感到惊讶的还是这个地方温暖的气候和海水,在深秋季节竟然还有那么多人下海游泳或在海滩晒太阳。还有这里美丽的风景和清洁的空气和海水。

最开心的事是这些接待我们的俄罗斯朋友对我们非常热情友好,还有当地地理学会高规格的接待;还有热闹的晚餐和跳舞。

王晓利:在格连吉克市考察的时候,当地地理学会分支的负责人安排参观了一所当地的培训学校。学校校长亲自带我们考察团参观了由学校的学生还有老师们准备的丰富多彩的舞蹈、合唱、手工、还有美术活动。他们非常重视我们这次参观访问,令我们感觉受到了很高的礼遇。 他们为我们演唱了俄罗斯的传统的民歌,展示了孩子们做的手工,现场描绘的漆盘,是俄罗斯传统的手工艺品。孩子们非常热情,特别开心。

还有我们在图阿普谢市的时候,他们带我们参与一个forest festival。类似于野外探险或是野外拓展。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当地的高山,森林里面,开展野外拓展。男生女生,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跑步,以及爬绳,爬树。我们中方的队员也一起体验了,觉得挺有意思。

这和中国比起来,他们这个更原生态一些。而且他们在体力方面,在训练孩子吃苦耐劳方面比中国孩子强度更大一些。其实我们国内现在也在开展类似的活动,比如我的孩子,也参加过秋游、类似研学等活动。但是中国孩子还是受到更多的保护。在老师或者家长的陪同下,小朋友基本上不用付出太多的体力,不用去吃更多的苦。但是他们那种完全就是只有几桶水放在那儿,然后小朋友们就完全靠自己,不分男女和年龄一起去拼命的为了成绩去赛跑,去攀爬。他们在野外生存能力方面,感觉比我们更强一些。

中国地理学会考察团成员分享赴俄外高加索地区联合科考感受

问:俄中在同一领域的科考研究有何异同?请举例说明。

杜德斌:这一次的科考是综合性的,既包括自然地理,也包括人文地理,使我们对该地区有了全面的了解。

问:您和俄罗斯同行相处得如何?大家在有关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杜德斌:相处的很好,感觉没有太大的不同,略有不同的是感觉俄罗斯人的生活节奏稍慢一些。

王晓利:这次考察活动我们整个中国团队和俄罗斯的团队成员们相处的都非常愉快。我们觉得,双方在工作还有生活方面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没有很大的差别。大家在团队建设,时间观念等方面的意识都非常强。

问:您还对俄罗斯的哪些地方感兴趣?未来是否还计划前往俄罗斯进行其他地区的科考活动?

杜德斌:我对俄罗斯所有地方都很感兴趣,未来希望考察俄罗斯北极地区,因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地方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王晓利:有计划。我最大的兴趣点还是俄罗斯黑海沿岸的这些地区。另外的话对俄罗斯北部极地也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想去刻赤海峡看一看,因为它与克里米亚遥相对望。甚至希望能够到亚速海沿岸走一走。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继续走完,领略一下这边的风土人情,自然概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