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新规划 开始监管金融科技行业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份规划旨在发展金融科技行业,与金融稳定的风险作斗争。主要目标是到2021年前使人民群众能用得上金融科技产品、制定行业基本监管规则,使中国金融科技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加强风险管控。
Sputnik

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速度极为迅猛。截至2018年年底,在世界上十大金融科技公司中,有4个就是中国的。致力于移动支付和P2P贷款的公司呈现出最强的增长势头。从移动支付的普及度来看,中国目前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是毫无疑问的。按照中国央行的数据,中国移动支付仅在过去5年内就增长了27倍,2018年已经达到41万亿美元。P2P贷款市场的指标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从2007年到2015年,P2P贷款市场增幅为每年200%。2015年,P2P贷款平台数量超过3500家。

人民币为何对加密货币市场具有影响
中国当局起初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力度很弱。相反,他们很高兴,国家经济在2008年危机后因这些公司的经营活动而复苏。金融科技公司对传统的银行业没有构成竞争,只是深耕到了那些从前没有任何机构经营的空白地带。移动支付在中国是如此的普遍,是因为传统的银行基础设施不是十分发达:远非所有的贸易网点都接有刷卡用的POS机,拥有银行卡的中国居民不到一半,因此进行无现金结算曾经极为困难。同样的情形也涉及到信贷产品。一直以来,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认为国家企业才是自己的优先客户。小一点的银行会向私人企业发放贷款,但他们不想使服务范围多样化,而是倾向于集中在几个大型项目上。结果造成居民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极大的满足,P2P贷款公司由此填补了这些空白。

但是大家也逐渐明白,没有监管,行业就无法发展。许多P2P贷款公司简直就是金融庞氏骗局。因此去年夏天发生了崩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天都有3到5家P2P贷款公司关门,最后只有最强的P2P贷款公司存活下来:P2P贷款公司的数量减少到了从前的三分之一。

移动支付的状况不简单。鉴于交易是通过支付宝或是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系统的内部机构进行的,那么监管机构几乎不可能监管资金流向。这也意味着,当局监管资本跨境流动和打击洗钱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因此从去年年中开始,按照中国央行的命令,移动支付系统内进行的交易,其中包括在移动支付平台上开展的交易,都必须通过央行控制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进行。按照当局的设想,这项措施应该使移动支付市场变得透明,有助于保护用户的资料,打击洗钱在内的非法业务。

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当前的措施将只会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使市场更健康。

何晓宇说:"中国金融科技是近些年才提出的。通过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然而后来我们发现自己主创的科学技术还是相对较少,主要都是从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引进的,所以这些年才开始加大力度发展科技兴国,这是大的背景环境。虽然十年来科技、包括金融科技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其发展历史较短,整个监管体制的制定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发展金融科技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乱象,所以加强金融监管是非常必要及重要的。因此我认为提出规定后,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通常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当企业认为制度过于死板时,就会绕开制度继续创新,然后监管机构再根据最新的创新成果制定相应的制度,这是一个创新与监管相互博弈的过程,而在博弈的过程中就会促使行业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但是目前对金融科技监管的方式,尚无特别成熟的经验或者规则,都还是在逐渐地发展摸索中。"

按照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三年规划,在未来两年内需要使金融科技公司与国家传统的金融体系实现配套一体化。因此金融服务公司现在可能处于更严格的监管之下。监管机构要求提供准银行服务、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的金融控股公司取得营业执照。为获得营业执照,这些公司应该拥有至少7.26亿美元的注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