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导航系统由欧洲航天局创建,以确保欧盟相对于美国GPS和其他导航系统的独立性。目前伽利略卫星群由22颗卫星组成。但与由27颗卫星组成的俄罗斯“格洛纳斯”相比,其数量并不多,尽管常用的只有24颗。 更无法与中国的“北斗”相比。6月中国发射了导航系统的第46颗卫星。由此可见,“北斗”全球性卫星群今年就可打造完成。计划到2020年“北斗”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
据《环球时报》称,伽利略导航系统的失灵可以促进中国系统在世界市场上的推广。毕竟在当今世界众多服务和技术都是基于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例如,很难想象,生活中少了导航。借助应用软件订出租车,汽车共享或自行车共享的服务,甚至简单地订外卖,如果没有了卫星导航系统支持的地理定位,都将一事无成。最终,就连物联网的发展,无人驾驶运输——这一切都需要卫星导航系统准确而不间断地运行。别说是出现了长期的故障,即使是小故障,也会极大地破坏用户对系统的信心。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中国的“北斗”系统可能比欧洲系统可靠得多。
卡申说:“到2019年初,中国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覆盖。他们继续大力开发这个系统。无论如何,现在北斗的状态都比伽利略系统好。由于有强大的中央领导,将会进一步增长和发展。”
伽利略系统的第一个实验卫星是在10多年前发射的,但仅在2016年才开始全面运作,而且创建该系统的成本比原计划高出数倍。30颗卫星中的四颗尚未发射,其中几颗正在测试模式中运行,这进而对系统的精确度产生了负面影响。轨道卫星群的发射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过程,这方面非常需要来自国家的支持。
卡申说:“无论是‘北斗’还是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在境外使用都有其局限性。如果说其他国家在一些需要高可靠性和测量准确性的特定领域使用这些系统还有可能的话,那么庞大民用市场还是被GPS牢固地占领着。而美国人正在积极保护它。美国在全球都在与中国太空基础设施抗争。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限制中国智能手机和电信设备销售,用同样手段可以对付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就像在电信行业那样,美国也在向其他国家施压。因此由于美国的压力,中国系统在欧洲市场的前景非常渺茫。”
这位俄罗斯专家指出,五角大楼已经发布了关于需要限制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推广的报告。因此,在卡申看来,“北斗”最有可能在国内市场以及友好国家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俄罗斯有自己的“格洛纳斯”系统,它可以与中国“北斗”对接,以增加坐标的准确性。已经进行过类似的实验。两年前俄中两国专家探讨了两个系统在前景看好的国际运输走廊“欧洲-中国西部”的俄罗斯段的导航能力。该走廊俄罗斯段途经莫斯科-乌法-新西伯利亚,全长大约7000公里。中国专家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霍尔果斯路段也测试了该系统,总长度超过3200公里。实验被认为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