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事实也很明显。以色列科技公司已经学会成功利用中国市场为他们提供的机会,同时他们不理会美国有关不要向中国合作伙伴转让技术的建议甚至呵斥。顺便说一下,中国对以色列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增长正值美国因为中国公司获准对海法港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而对以施加政治压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廖百智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对以美中三国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点评:
廖百智说:“第一点,我觉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立选择,以色列尽管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盟友,但是它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而且有自己的外交独立性。对于中国来说,中以双方已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特别深入的全面合作,特别是政府领导层之间,双方都达成了很多重要的共识。中以之间特别是加强在科技领域的合作,这是很早之前就形成的一个战略,双方都特别重视这一点。本来中国跟以色列的定位就是创新性的科技合作的伙伴关系,所以双方在科技领域取得合作进展是不足为奇的。第二,尽管美国向以色列施压,要求它在同中国合作问题上要谨慎、要考虑,但是到现在为止更多的只是一些比较敏感的领域不是说全面施压。这些敏感领域最近体现的就是以色列的海法港。 因为这个港口是中国上海的一家公司承建的,根据协约中国还要运营这个港口。那么在承建之后,从去年开始,这个事情就开始被炒作起来。美国的一个退役海军军官表示以色列的这个海港由中国公司来承建比较敏感,因为美国的军舰可能要用这个港口。但是我们看到,关于美国向以色列施压这个问题,现在毕竟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只是媒体的一些炒作。美国其实并没有因为中以合作就向以色列进行全面施压,要求以色列断绝与中国合作等等,这样的做法是完全没有的。尽管中、美、以三方之间因为一些项目问题有一些话题在讨论,但这些问题不算争议,也不算摩擦,只是一个话题,远远没有到矛盾的阶段。”
与此同时,美国愈发坚持以色列应收紧与中国的合作。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上个月,就在特朗普正式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之后,美国总统殷勤地恳请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总理不要深化与中国的关系。俄罗斯国家现代意识形态研究所副主任、政治学家伊戈尔·沙特罗夫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 “这是一种恫吓政策。”
他说:“以色列认为这是一种挑战,一种威胁,但并不准备放弃原则。而以色列的原则是全方位政策。尽管以色列被视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但它与俄罗斯和中国独立制定了平等政策。以色列不可能放弃同中国的经济联系,除非美国提供更多的资金来填补中国的投资。但是美国并不准备这样做,他们因为自己的政治行动,特别是承认戈兰高地是以色列的领土,就要求以色列在经济领域做出让步。以色列感觉到这一点,它一面听着美国的建议,一面在对华关系问题上我行我素。”
伊戈尔·沙特罗夫认为,如果一国与美国没有全方位的军事联盟,那么它的行为就会自由一些,以色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国问题上可以采取更加独立的政策。在法律上,以色列与美国没有任何军事联盟关系。尽管显然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支持或没有美国在背后的支持,以色列很难捍卫其在中东的地位。但是,专家指出,以色列不是北约成员国,因此在与中国建立关系方面更加独立。
与此同时,为签署备忘录做出决定性贡献的意大利政府中国问题专家迈克·杰拉奇呼吁欧盟简化欧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改变现有规则,以便让各国享受对华贸易带来的好处。杰拉奇认为,欧盟委员会应在制定欧盟对华共同政策时考虑各国的贸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