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计划未来五年在北极开展至少5航次联合科考

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18日电 《俄中北极研究中心科学发展10年规划(2019年-2028年)》中指出,未来五年,该中心计划开展至少5个联合考察航次。
Sputnik

2019年4月10日,俄罗斯与中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期间,签署了成立该中心协议。该中心俄方创始人为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学研究所,中方创始人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俄中两国将成立北极科研中心
根据卫星通讯社收到的俄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学研究所的这份《俄中北极研究中心科学发展10年规划》,这5个航次包括:在东北冰洋各个边缘海进行船舶考察,在5年内在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等北极陆架区开展不少于3个联合考察航次(含1个冬季考察航次);在北冰洋深水区开展2个联合调查航次。

考察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物理海洋考察、大气边界层考察、海水化学考察、海洋生物学考察以及海洋地质考察。

考察期间,科学家们将会获取水温盐深、海洋光学、海洋湍流等考察数据,进行大气边界层探测、海雾观测、辐射观测、风暴观测;通过水样采集,分析海水各形态营养盐、二氧化碳体系和一氧化碳(CO)等的水平/垂直分布,并开展陆源和海源有机质光降解、生物降解、光-生物联合降解实验等等。

此外,根据《规划》,双方还将开展北极观测站合作观测,即在新地岛、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与弗兰哥尔岛俄罗斯已有观测站开展多学科观测合作,并研讨提出新站联合建设方案。

俄中北极研究中心计划于2020年举行首次联合考察
《规划》还强调,船舶考察的时空覆盖率都很有限,建立以自动、长期、连续观测仪器为主体的北极观测网络是北极研究的重要手段。俄中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结合,开发科学意义大、实用性强、环境适用性好、可靠性高的自动观测仪器或观测系统,在5年内形成长期观测能力和组网能力。

在陆架钻探和深海钻探方面,根据《规划》,双方计划开展北极大陆和大陆架联合钻探:在勒拿河-勒拿河三角洲-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等区开展浅层钻探。在罗蒙诺索夫海脊、门捷列夫海脊等深水区开展深海钻探的预研究,提出备选井位及建议书。

此外,《规划》还将“冰上丝绸之路”海底环境保障系统建设列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根据《规划》,研究“冰上丝绸之路”关键海域楚克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等陆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演变规律,构建北极陆架海底地质地球物理基础数据集,编制北极陆架海底基础环境保障图件(地形图、沉积物类型图、重磁图及地震层序图等),研制“冰上丝绸之路”海底环境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