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公布的统计数据,一方面,没有让经济学家感到惊讶,但另一方面,也没有让他们感到高兴。去年中国GDP增长6.6%。而在第四季度增速仅为6.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成绩。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并没有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经济受到不利的外部冲击,包括来自中美贸易战的压力。尽管两国领导人在3月1日之前达成了贸易休战协议,但任何市场参与者对未来都没有信心。首先,早先加征的关税仍然有效。第二,两国之间的矛盾不仅限于贸易不平衡。在许多根本性问题上,两个对立的大国达成共识并不容易,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此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冲动使得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任何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市场参与者情绪明显反映在中国2018年第四季度的统计数据中。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7.2%大幅放缓至5.9%。11月份零售销售增长放缓至8.1%,是15年最低水平。11月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超出预期,达到15年来的最低水平。明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将在全国人大春季会议期间公布,预计将在6至6.5%的范围内。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放缓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共同的不幸。因为近几十年来,中国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GDP增长。
梅新育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十分可怕,对发达国家、对整个世界经济而言都十分可怕。这首先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30%,有时甚至超过40%,因此中国经济放缓意味着全球 30%至40%的经济放缓。而且,中国经济放缓是与中美贸易战等事件同时发生的,美国经济也出现了不好的迹象。例如,美国股市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况。新世纪以来,中美两国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都超过50%,现在中美两国经济都出现问题,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更大。其次,中国的进口增长率非常快。新世纪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长率约为全球进口贸易年均增长率的两倍。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度增长都是因为搭上了‘中国之车',原来是将货物出口至中国,现在还增加了服务贸易等方面的输出,比如旅游。现在中国每年因私出境的旅游人次已经达到一亿以上,中国游客在外支出项目超过一千亿美元。以前,在中国的服务贸易中,旅游是最大的顺差项目之一,但新世纪以后,旅游成为了最大的逆差项目。从中也能看出中国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之大,如果中国经济不稳定,发展中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也开始放缓--几乎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同步。新加坡GDP增长2.2%,而不是4.1%;而泰国的GDP增长3.3%,而不是4.6%;马来西亚的GDP增长4.4%,而不是6%。泰国出口对该国GDP增长贡献60%,第三季度下降0.1%。这算是一个显著下降,因为它在前一季度增长4.6%。迄今为止中国不仅是政治吸引力的一个极,也是经济实力的一个极。支持亚洲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投资活动来自中国。中国也是周边国家产品的主要市场。高科技产品出口,包括日本和韩国的电子元器件,也因中国制造业放缓和消费需求下降而减少。2018年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需求下降12%。
但梅新育相信,地区平衡力量不会因中国经济放缓而改变。只就因为,即使暂时出现困难,也无人可取代中国。
梅新育说:"目前,全世界只有中美两个国家经济体量超过十万亿美元,其他国家在经济体量上与中美相差甚远。美国股市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下跌了20%,与中国股市2018年全年的下跌情况相当。随着美国股市急速下跌,预计今年美国实体经济部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中美两国都遭遇了经济上的问题,但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免疫'能力相对更差。例如,日本的经济增长较为疲软,且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印度的经济体量在2000年时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近几年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其他国家目前都不具备带动亚洲经济发展的能力。"
而中国也不会允许其经济增速过慢。上周中国央行、财政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代表承诺采取刺激措施。这包括减税以及给金融机构降低门槛,例如,调整所需的准备金率。甚至不排除削弱货币政策--降息的可能性。路透社援引一些分析师的话称,政府还可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2万亿元(合2951.3亿美元)的特别债券,以资助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总之,这些措施应能收效。即使不能扭转当前趋势,至少中国将能以最小的代价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