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俄罗斯对中国武器供应已经超过30亿美元,2017年因为过去几年一些大型合同已经履行完毕而可能有所减少。现在可以期待两国合作再度增长,或者至少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即使在S-400和苏-35战机供应合同履行完毕后。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还曾提到俄中在某种反舰导弹方面的第三个合作项目。现在还很难说该合同对合作资金规模有何影响,但这种合作对西太平洋力量平衡会产生重要影响。
很有可能,三分新合同是10月9日第23次俄中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之际签署的。委员会俄方主席、国防部长绍伊古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接见这一事实本身就可足以证明,这种会议的重要性及其成功。
应当指出的是,本次会议决定将提升俄中军事技术合作的质量,从个别交易转向更深入的技术交流 。在同美国新冷战以及军备竞赛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俄罗斯与中国有可能将被迫扩大有关共同研制与生产等计划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严重落后于欲同日本或英国等国加强科技与生产合作的美国。
虽然我们不知道新合同的具体内容,但它们完全有可能与以前的大型协议有关,就像大批购买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苏-35战机那样。先于S-400,中国人购买了15个营的S-300PMU2防空导弹系统,而S-400系统仅购买了四个。苏-35战机的购买量也不大,只为一个团采购了24架;有可能谈到了增加购买量的问题。中国可能对增购这些系统或者生产它们的部件和技术感兴趣。其他仍有广大合作前景的传统领域包括直升机和飞机发动机制造领域。
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本世纪头二十年流传的有关俄中军事技术合作必定要走下坡路的说法,被证明是错误的。这种合作还将有长足的发展,不久前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也不会对此有何影响。正如许多专家指出的那样,相反,为了应对这些所谓的制裁,俄中两国只能进一步加强军事技术合作,包括在联合开发、供应以及制造和生产新型样品等领域。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台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