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外长都表示,将共同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并同意就此保持密切沟通。中德本周末将在北京举行下一轮接触。默克尔就任德国总理以来将第十一次访华,也是四连任德国总理后首次访华。也是今年3月新当选的中国最高领导人将首次同她举行会晤。
他说:"中美现在正进行贸易磋商。虽然没有对外声张,但也讨论了伊朗问题。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需要检验一下政治在多大程度上先于经济。美国明白,中国可以找到能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的经济工具,因此美国声称退出伊核协议,同时开启对华贸易战。"
这位俄罗斯专家推测,伊核问题的讨论将是全封闭的。习近平和默克尔很有可能就达成一致的细节不对外宣布,因知伊朗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专家也不排除中国的立场有可能将来被德国用作同美国谈判的依据。同时中国的立场众人皆知,它与德国对局势的评估相一致。问题是两国为让美国采取建设性行动会采取哪些措施。俄罗斯专家对默克尔会同中方分享自己同美国谈判所拥有的外交方面的措施和论据表示怀疑。
中国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认为,中德不会因伊朗而同美国发生冲突,也不能说它们会在伊核问题上想要形成某种对抗美国的统一立场。
冀开运说:"中国和德国的利益契合点的确有很多,例如,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合作很多要通过德国实现,中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有不少合作意向和项目,且中国和德国对于维护伊核协议持共同立场。但是我认为,中国和德国统一立场,共同对抗美对伊制裁,这是不可能的。双方只能是充分协调立场,进行沟通,将困难讲明,同时探讨解决办法和途径。因为中美关系之重要性,德美关系之重要性,都远远大于两国同伊朗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中国和德国不可能因为伊朗核问题,同美国对抗或对峙。只能说,中徳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和美国持不同立场。所以,中国和德国会就此充分沟通,在现有国际法框架内,尽可能维护议和协议的全面执行,规劝伊朗保持冷静克制,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执行伊核协议。同时,努力让那些与伊朗业务联系较多,而与美国业务联系较少的中资、欧盟企业,继续加强与伊朗的合作。但是,一旦美国真正开始制裁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很多中资企业或德国企业也会退出伊朗市场。总之,所以中国和德国会协调立场,充分沟通,在不开罪美国,同时又维护伊核协议严肃性和权威性的情况下,继续加强或保持与伊朗的经贸合作。"
伊琳娜·费多罗娃继续说:"中国会一如既往谨慎行动。它将占据可能占据的位置,但会努力不引起美方的强烈反应。围绕伊朗问题的北京谈判,不仅有可能触及维护伊核协议本身的方法。甚至还有可能讨论如何促使伊朗签署某一新的、理论上也能满足美国的协议的问题。"
他说,"伊朗不可能同美国签署新的协议,因为它退出了现有协议。对任何伊朗政治家来说,主张同美国谈判或者同它达成新的协议,都无异于自杀,而当特朗普后的下一届总统就职后会马上放弃这一协议。因此,实质上,伊朗不可能进行新的谈判。同时俄罗斯、中国和欧洲,‘5+1'国家有可能共同建立一种可确保伊朗能从核协议中获得某种好处的机制。如果这真能奏效--这里有许多‘如果',那么政治家和伊朗社会就有可能谈论有必要就其他令人关切的问题进行谈判。特朗普宣布退出协议后两周后,就谈论新协议是不可能的"。
伊朗驻华大使阿里·阿斯加尔·哈吉不久前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呼吁中国帮助维护伊核协议。他说,"如果伊朗利益受到美国制裁的威胁,德黑兰将另作打算"。伊朗大使还呼吁中国同伊朗加强经济合作。他说,由于中国对伊朗的"重要性",伊朗外交部长选择北京作为他不久前外交之旅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