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50212/1064051876.html
专家:中俄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果,高层互动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新高
专家:中俄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果,高层互动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新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2025年2月12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2-12T14:08+0800
2025-02-12T14:08+0800
2025-02-12T14:17+0800
评论
习近平
普京
俄罗斯
中国
伟大的卫国战争
二战
胜利日阅兵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8/0c/1b/1063396887_0:0:3250:1828_1920x0_80_0_0_1fcf748bab5f7c7c9b4d712b08879221.jpg
2025年,俄罗斯和中国将共同纪念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1月中旬,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曾表示,俄罗斯已邀请中国国家领导人参加将于5月9日举行的红场阅兵庆祝活动。普京总统将应邀参加中国将于9月3日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她指出,这已经不是中俄之间第一次以这种形式进行互动,早在2015年,也就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五九胜利日之际访问了莫斯科。2015年的这一历史性访问不仅象征着两国对二战胜利的共同纪念,也体现了中俄在历史观和国际事务上的高度共识。习近平主席曾于2015年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启程赴俄前夕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强调中俄在二战中的重大贡献和深厚友谊。他指出,俄罗斯作为欧洲主战场,付出2700万人的巨大牺牲赢得卫国战争胜利;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以3500万人的民族牺牲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这段共同的历史不仅铭刻着两国人民的英勇与牺牲,也奠定了今日中俄紧密合作的基础。仝潇华回忆道:“当时我作为驻俄记者,全程报道了主席访俄活动。从我前往伏努科娃2号国际机场接机的时候就感到,俄罗斯在对中国领导人的接待规格上已经突破了从前,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接待外国领导人规格最高的一次。”俄罗斯国防部长此前表示,已有19个“友好国家”的方阵受邀参加,这意味着除了中国高层领导人可能出席外,中方也有可能派遣礼仪方队参与阅兵。在当前国际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双方互派部队参加阅兵式的决定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强调了中俄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仝潇华补充称,在2015年的9月3日,中国举办抗战胜利70周年盛大活动时,俄罗斯也是高调为中国站台。普京应邀参加,并且也带了一支俄罗斯军人方队—俄罗斯西部军区第154独立军团的81名仪仗队士兵,身着陆军、海军和空军的特别阅兵服,参加天安门阅兵。中俄两国互相站台,互相庆祝反法西斯胜利活动,不仅彰显了两国关系的紧密,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二战成果。2015年的这一系列互动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十年间,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高层互访频繁,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展现出稳定而紧密的伙伴关系。仝潇华表示:“我这些年在俄罗斯,也感受到了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态度越来越友好。”她进一步指出,今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同时斯洛伐克总理菲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巴西总统卢拉、哈萨克斯坦托卡耶夫等外国领导人也将参加。专家认为,从俄罗斯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俄罗斯非常欢迎中国国家主席的到来。习近平主席的到来是最重要的,因为中国是俄罗斯最友好的国家之一,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届时,媒体的焦点将是习近平主席与普京的互动。这一系列高层互动不仅凸显了两国的紧密关系,也反映出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合作的战略重要性。中俄建交76年来,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持续深化,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向新高度。2024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三度会晤,进一步推动“政热经热”的良性发展,两国贸易额创下新高。同时,中俄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上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展现了两国在全球治理中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仝潇华总结道,今年是中俄建交第76周年,2024年两国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了2448亿美元,现在的中俄关系可谓是政热经热,已经成为大国之间合作的标准。
https://sputniknews.cn/20250210/1064021578.html
https://sputniknews.cn/20250210/1064025087.html
https://sputniknews.cn/20250127/1063841134.html
https://sputniknews.cn/20250123/1063790525.html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8/0c/1b/1063396887_100:0:2831:2048_1920x0_80_0_0_3ef80bd1b0d511416e710feaf32f0907.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评论, 习近平, 普京, 俄罗斯, 中国, 伟大的卫国战争, 二战, 胜利日阅兵
评论, 习近平, 普京, 俄罗斯, 中国, 伟大的卫国战争, 二战, 胜利日阅兵
专家:中俄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果,高层互动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新高
2025年2月12日, 14:08 (更新: 2025年2月12日, 14:17) 评论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近日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接受邀请将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同时中方也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初访华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国自媒体人仝潇华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俄两国通过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两国领导人互相出席对方的庆祝活动也彰显出中俄关系的紧密。
2025年,俄罗斯和中国将共同纪念苏联
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1月中旬,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曾表示,俄罗斯已邀请中国国家领导人参加将于5月9日举行的红场阅兵庆祝活动。普京总统将应邀参加中国将于9月3日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
仝潇华指出:“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俄两国要以此为契机,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今年两国都将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且两国元首互相为对方站台。”
她指出,这已经不是中俄之间第一次以这种形式进行互动,早在2015年,也就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五九胜利日之际访问了莫斯科。
2015年的这一历史性访问不仅象征着两国对二战胜利的共同纪念,也体现了中俄在历史观和国际事务上的高度共识。习近平主席曾于2015年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启程赴俄前夕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强调中俄在二战中的重大贡献和深厚友谊。他指出,俄罗斯作为欧洲主战场,付出2700万人的巨大牺牲赢得卫国战争胜利;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以3500万人的民族牺牲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这段共同的历史不仅铭刻着两国人民的英勇与牺牲,也奠定了今日中俄紧密合作的基础。
仝潇华回忆道:“当时我作为驻俄记者,全程报道了主席访俄活动。从我前往伏努科娃2号国际机场接机的时候就感到,俄罗斯在对中国领导人的接待规格上已经突破了从前,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接待外国领导人规格最高的一次。”
她称:“同时中国的三军仪仗队也参加了红场阅兵。2015年5月9日的红场阅兵是俄罗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一共16000人参加。参加红场阅兵的外国领导人一共有31位。习近平和普京并肩坐在第一排,既表明俄罗斯对中方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俄中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我在红场阅兵的媒体席,看到数百名记者关注的焦点都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的互动,以及我们中国三军仪仗队军人。”
俄罗斯国防部长此前表示,已有19个“友好国家”的方阵受邀参加,这意味着除了中国高层领导人可能出席外,中方也有可能派遣礼仪方队参与阅兵。在当前国际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双方互派部队参加阅兵式的决定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强调了中俄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
仝潇华补充称,在2015年的9月3日,中国举办
抗战胜利70周年盛大活动时,俄罗斯也是高调为中国站台。普京应邀参加,并且也带了一支俄罗斯军人方队—俄罗斯西部军区第154独立军团的81名仪仗队士兵,身着陆军、海军和空军的特别阅兵服,参加天安门阅兵。中俄两国互相站台,互相庆祝反法西斯胜利活动,不仅彰显了两国关系的紧密,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二战成果。
2015年的这一系列互动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十年间,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高层互访频繁,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展现出稳定而紧密的伙伴关系。
仝潇华表示:“我这些年在俄罗斯,也感受到了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态度越来越友好。”
她进一步指出,今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同时斯洛伐克总理菲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巴西总统卢拉、哈萨克斯坦托卡耶夫等外国领导人也将参加。
专家认为,从俄罗斯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俄罗斯非常欢迎
中国国家主席的到来。习近平主席的到来是最重要的,因为中国是俄罗斯最友好的国家之一,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届时,媒体的焦点将是习近平主席与普京的互动。
她说:“另外,普京也将参加北京举办的九三大阅兵。克里姆林宫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这样的联系正在准备中,行程正在准备中。我们非常重视这些日期的象征意义,既是为了纪念这些重要事件,也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对打击纳粹示威的贡献,也是为了发展中俄的双边关系。”
这一系列高层互动不仅凸显了两国的紧密关系,也反映出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合作的战略重要性。中俄建交76年来,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持续深化,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向新高度。2024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三度会晤,进一步推动“政热经热”的良性发展,两国贸易额创下新高。同时,中俄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上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展现了两国在全球治理中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仝潇华总结道,今年是
中俄建交第76周年,2024年两国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了2448亿美元,现在的中俄关系可谓是政热经热,已经成为大国之间合作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