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的使命之一是在所在国推动本国商界利益。与此同时,从肯尼斯·贾斯特意图让中印对抗可以看出其政治上的考量。具体说来,利用中印关系紧张,来推动美国商界在印度市场上的利益。
美国大使的声明,是在间接承认美国人在中国市场上弱势地位。2017年,美国并未很好地解决特朗普政府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即缩减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2日资料,中国2017年度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2758亿美元,增长了8.6%。尽管美国商品出口中国的量也同比增长了13.9%,但总的趋势并未扭转。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长维克多·苏彼杨认为,"最近时间里,中美贸易很难实现平衡"。也许,这是美国大使向本国商界发出信号的原因之一:即把视角从中国移向印度市场。俄专家就此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他说:"暂时,贸易还未实现平衡。总体来说,还看不出来有能够实现平衡的基础。差距太大了,几乎有3000亿美元之多,这个数据太大了。而总的贸易额大约为6000亿美元。通过什么能够减少逆差?比如,通过让人民币升值来遏制中国向美国出口。然而,尽管美国一再要求中国不要控制人民币汇率,让其自由兑换,但这一点并没有实现。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是按照对本国出口商有利的方式来进行的。此外,中国出口增长,实际上对美国消费者有利。中国大部分商品,要比在美国生产的便宜。因此,不能认为,对美国来说,贸易逆差仅是负面后果。尽管特朗普认为对中国有依赖,遏制了美国生产,但宏观经济结果都在那儿摆着呢。其中,阻滞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
很多在中国市场运营的美国公司,其产品首先针对的是美国消费者。看来,美国驻印大使并未了解这一情况。不然的话,他给美国商界的让印度替代中国的信号,说辞肯定要谨慎很多。
他说:"也就是说,特朗普明白,两国之间如此相互依赖,以至于采取某种过激措施来激化关系是相当轻率的事情。"
如果抛弃美国驻印大使声明中所有政治层面的内容,那么可以看出,印度市场与中国市场相比,无论从投资总量,还是在技术水平方面,外国公司所拥有的潜力都要差很多。因此,如果认为,美国公司在印度建立全方位的可替代中国市场的贸易投资中心,这样的看法起码是相当幼稚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她说:"首先,贾斯特提到美国的企业在中国遇到困难,这一点与事实并不相符。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作为美国驻印度大使要同印度交好,拉近与印度之间的关系。美国目前在中国的企业已经超过6.7万家,中国挪大的市场,每年进口2万亿美金,更随着中国营商环境的日益提高,美国企业不仅没有撤出的意向,而且还有更多的美国企业进驻中国。如果他们真的遇到很多困难,也就不会再有更多企业跑来中国了。事实证明,这是他在这种场合为了迎合印度所说的话。第二,谈到印度将取代中国,我认为这是一种冷战思维,我不赞成这种取代这种说法。中国现在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倡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各国的互联互通建设,正式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来加快世界经济增长为各国谋福祉。